而今他要將義與利融合,但是林延潮不能一開始就這麼說。
沒錯,後世會告訴你走得這條路是對的,但在這一刻,他也不免自己懷疑起自己來,這一步跨出去到底會如何?要破除積習,何談容易。
次日。
會試開考。
林延潮默然坐在至公堂前的公座上,審視整個考場。
眼下考場上空無一人,但他的精神不是太好。
到了臨場最後,他還是改了兩道題目,兩道皆五經題。這並非是因曾朝節的意見,而是他一開始的決定。但對於曾朝節而言,倒似自己爭取來的。
本來昨晚七道題目已是下發給眾同考官,並刊印為考卷了,而今日早上又改了一番實在令人感覺到有些不同尋常。
不少同考官由此可以感受似‘高層’上面有所鬥爭,對於如何命題也在反覆。
但至少昨晚拿到七篇題目有些擔心的同考官們,心底也是舒了一口氣,但仍不輕鬆。
五經題雖說刪減兩道。
但從頭三道四書題也是可以明白考官的用意。
這第一題,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是則平。
此出自於大學。
第二題,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此出自論語。
第三題,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
此出自孟子。
本來還有如易經兩題。
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
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
其餘的經義題也是如此,但今日已盡數修改。
眾考官們昨晚拿到題目時已經不淡定。林延潮出得這幾道題,任何一道題目在會試中出現都不稀奇的,但合在一起出現,那就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了。
眾考官們即便是支援事功變法的,看見此三題也是倒吸了一口氣涼氣,他們不知考完後朝野會是如何一個態度,引起什麼樣的反應,心底都有些不知所措。
至於考生們如何是想,他們已是不太在意。
然而如何對這考題作答,才是三千舉子們要最切乎自身的事。
龍門一開,考生們陸續到場。
午時卷子已下發至每一名考生的手裡。
但見考棚裡一位名為溫體仁的二十多歲讀書人,待看到考題時也是吃了一驚。
溫體仁是浙江烏程人,容貌極英偉,可以稱得上美男子。
通覽全部後,溫體仁坐在考房裡久久不能下筆。
但見左右考生再如何這時候也是已經開始撰文了,但溫體仁卻沒有如此,而是重新審視起題目來。
溫體仁見這第一題,生財有大道,這題看起來平平無奇,但卻是最要害的。
為何這麼說?
因為這道題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