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島又稱作椵島,他與鴨綠江的獐子島、鹿島成鼎足之勢。而從登州至皮島,再到宣川浦這條海路,據說是由漢朝時樓船將軍楊僕所開。
當年漢武帝攻打衛氏朝鮮,正是楊僕率水軍從登州渡海攻朝鮮首都,不過此戰告負,後來漢朝依舊在朝鮮設立漢四郡,今日的平壤也在統轄之內。
林延潮抵達宣川浦時順路登上了皮島視察了,看看將來有無辦法作屯墾駐軍之所。
但見皮島島上十分荒蕪,基本無人居住,這島原來朝鮮是用來作放牧之用,但久而久之也是荒廢了。
這樣荒無人煙的小島,要不是毛文龍有那等大毅力,實在是難以想象能在這裡駐紮。
林延潮從皮島上再度登船,此刻糧船已經是在宣川浦靠岸。
他乘船前行至宣沙浦,遙遙望見朝鮮水師海上護衛,不過都是近海小船沒有大船。朝鮮水師的大船都在全羅,尚慶兩道水師之中,當然李舜臣也在此處。
林延潮座船靠近岸邊就見一艘打著朝鮮水師旗號的船隻前來相迎,上面打著是宣沙浦僉使的旗號。
一旁梅侃笑道:“朝鮮地方官員倒是很有禮數。”
林延潮道:“聽聞朝鮮一向久慕我朝文化,又一向以小國事大國,現在又求著我們,禮數當然要到。”
梅侃則道:“我看是不僅如此,還有經略大人的文名所至。我曾聽到朝鮮販賣的海商說朝鮮上下無人不知經略大人的三元之名,大人的文章是朝鮮兩班貴戚必讀的。”
林延潮聞言微微一笑,一旁陳濟川道:“那是當然,當年老爺還在翰林院時,朝鮮使臣就曾上殿向天子親言此事,為咱們大明,咱們皇上增了不少面子。”
林延潮看了陳濟川一眼道:“過去的事情不必再提,我看他們倒是有緊急軍情來報。”
卻說船隻漸漸到了近處,但見船甲板上不是朝鮮的官員,而是名穿著大明官服的官員。林延潮定睛一看,這人正是之前派至徵朝軍中效力的贊畫於仕廉。
對方一見林延潮站在船頭,當即躬身遠遠的行禮。
船靠近後水手扔出抓竿將兩艘船靠在一起,朝鮮船隻拿出梯子供對方登至林延潮的座船上。
於仕廉再度向林延潮行禮,林延潮則一把扶住問道:“為何不在岸上侯見,非要登船?”
於仕廉道:“下官奉都憲之命前來先一步拜見經略大人!”
林延潮道:“哦?宋督憲呢?”
“正在義州!”
宋應昌居然沒有與朝鮮國王或光海君任何一人在一起,這令林延潮感到有些蹊蹺。
林延潮心知事情沒有這麼簡單,於是道:“你隨我到船艙來說話!”
於是於仕廉進入林延潮的船艙。
“朝鮮現在局勢如何?”林延潮當即問道。
“怎麼是一言難盡,還是有什麼難言之隱?”
於仕廉道:“回稟恩師,說是一言難盡,但其實是山窮水盡!”
“山窮水盡!”
林延潮幾乎倒吸一口涼氣,朝鮮局勢怎麼會惡化到這樣程度,這分明不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