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文魁> 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傳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傳道 (2 / 3)

“再放到朝廷上,眼下陝西山西旱災連連,若是真持續一十二十年當怎麼辦?下官仍是要說是事在人為,這不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好了!科舉之事,你我姑且放下不談,”王錫爵出聲道,“依你之見,此用在國是當怎麼辦?”

林延潮道:“元輔,下官所思眼下還是在一個國用不足上。陝西山西大旱,咱們可以用屯墾番薯苞谷來緩解,但於女真蒙古來犯,我等當如何應對?兵馬之事說到底還是軍糧籌措,國庫之豐盈。”

“之前平寧夏不過數個月,就用了朝廷兩三百萬兩銀子,平緬甸也用了兩三百萬兩銀子,現在平倭事,這才兩個月,現在兵部已報上來要兩百萬銀子打底,這錢讓誰來出?”

“國用已經不足,朝廷沒有錢?那麼這錢向誰去要?朝鮮嗎?朝鮮自顧不暇。向老百姓加稅?則民不聊生。向商人徵稅?朝野上下必怨聲載道。所以依下官的辦法,就必須在朝鮮開海運海貿,通商惠工,以海貿之利,省朝廷之挽輸,同時以濟國用啊。”

王錫爵聞言睜大眼睛,熟視林延潮:“原來你是這個意思。這就是你向老夫提得條件?海貿之令一開致‘片板不可下海’的祖訓於何地?”

林延潮正色道:“元輔,並非下官危言聳聽,當今之天下已不是光憑換一換朝堂上幾個大臣,整頓一番吏治,政治再清明也難挽天傾!何況這些我們還全然不可辦到。要破局者不可依於成法!祖宗家法該變還是要變!”

“眼底不僅僅是朝鮮一個例子,將來蒙古,女真咱們都可以用這個辦法應對。只要番薯的事可濟之,咱們大明國勢就可以稍稍挽回一些了。下官以國事懇求元輔!”

王錫爵心想,自己當初讓林延潮出任朝鮮經略,他本以為林延潮會提一些條件作為交換,但沒料到到了林延潮嘴裡,沒有一件是自己的條件,而是全然提國家打算的樣子。

你這番打算到底為公還是為私?

但是若是林延潮用私人的條件,讓王錫爵滿足他。王錫爵雖會違背原則答允,但肯定會看不起林延潮,可是現在……叫王錫爵怎麼辦。

王錫爵轉過身去道:“你方才說夜中觀星辰知人事之渺小,當年張江陵就是不信天命信人事……你要在朝鮮通商惠工,那麼必須在朝鮮駐紮兵馬,這駐紮兵馬就要在朝鮮設兵鎮,這打算朝鮮國主安肯同意?還有這海貿之事,不也是倭人所主張?豈可就如此隨隨便便就同意了。”

“此事需從長計議方可,老夫好好想一想!但今日過府一趟,算是不虛此行。”

說完王錫爵一撣禪衣離座起身。

林延潮也是起身相送道:“元輔,下官還有一件私事。”

王錫爵聞言回過頭來道:“宗海請講!”

林延潮道:“若下官真去朝鮮,既出將則不能入相了,將來回朝之日也唯有閒置。到了這一步,入相不入相也不在下官考量之內,只是……只是下官這禮部尚書是於東阿推舉的,在下官心底於東阿之才勝過下官十倍。如此賢才空老於泉下不是為朝廷之憾,若是能起復他做官,也算了了下官一樁心事。”

王錫爵聞言略有所思,林延潮問道:“元輔……此全為下官私請……”

王錫爵擺了擺手道:“宗海,方才老夫與你一番閒聊,觀汝胸中是有一番大溝壑的。你既有事功變法之心,但此番去平壤即全然放下,心底真的捨得?”

林延潮道:“元輔於仕途之上,看到了嶺上之白雲,而下官尋志問道,亦以為我輩讀書人一生只在衛道上,但衛道之上還有傳道授業。”

說到這裡林延潮目中眺望極遠:“廟堂為官或不適於林某,若是能得國泰民安,四海無事,那林某為一教書匠,此生又有何憾哉!”

“下官胡言亂語,讓元輔見笑了。”

王錫爵當然聽過林延潮拜禮部尚書時,對學生們言功成之日,願回鄉為教書匠的事。此事在士林中傳為美談。

王錫爵當初聽到這裡以為林延潮是效仿諸葛孔明之舉,但今日親自聽來確為心聲。最後林延潮這一句實令王錫爵對他大為改觀,他終於明白為何張居正當年如此看重此子。

因為在此子有那股以天下為己任的家國情懷,做不到此就稱不上真正的讀書人。

暮色之下,王錫爵認真地看了一眼林延潮,但見林延潮卻又立即恢復了恭謙的神色。

王錫爵正欲開口,這時候王五等人已是從前方遊廊走向亭子此來。

王錫爵當下沒有開口,而是拱手向林延潮道:“天色已晚,告辭!”

說完王錫爵負手離去。

回府後一夜無話。

次日內閣有急務,大致是朝鮮用兵之事。

王錫爵不得不從‘病中強起’入宮參加廷議。

因為明軍受挫不前,天子拿出帑幣犒賞前方將士,並舉行了平壤大勝的告捷之禮。同時也是下旨讓石星立即籌集在朝鮮作戰將士的軍糧問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