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文魁> 一千三百零二章 元輔,請留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一千三百零二章 元輔,請留步 (2 / 3)

突然景陽宮的鐘聲響起,張誠問道:“這都是什麼時辰了?林侯官進去多久了?”

陳矩道:“差不多半個時辰了。”

張誠看了一眼天色不由道:“都這麼久了,還沒半點訊息,也不知談得如何?”

二人正說話之間,一名小火者匆匆從外趕來向張誠耳語幾句。

田義,陳矩但見張誠臉色一變,當即從口裡罵道:“真是一幫祖宗,這些鳥言官又在鬧事了!”

而半個時辰前,乾清宮裡氣氛是一片肅然。

但見天子一言一句間都帶著興師問罪之勢。

此刻林延潮跪拜在地,若是王錫爵不開腔,他唯有暫且認個錯,然後再圖謀巧言狡辯,但是林延潮卻沒有這個擔心。

但聽著王錫爵開口接話道:“回稟陛下,此事責……責不在禮部。”

林延潮聞言知道下面不必自己說話了,完全看王錫爵怎麼說了。

王錫爵聲音聽起來有些沙啞:“當初老臣在內閣奉諭,初時聖旨上有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之語,以為國本之事已定,心底實是無比歡喜。後來聞之禮部焚詔之事,老臣一開始也是盛怒,心想禮臣為何如此不識大體。但後來禮部部臣科臣一併到臣之寓盛稱,元子封王,從來無此事體,三王並冊,名分如何能辨?並責臣蒙恩如此,萬里入朝,將陛下心底所贊成之事反而弄巧成拙,令百官生疑。將來萬世誤國之罪皆歸於臣。”

“老臣聞此深感惶恐,心想本來宗祧大計,不欲居名,故而事先不曾與幾位閣臣相商此事,也沒有將聖諭告之任何人,但如此物議洶洶,老臣也不由反思再三。三王並封,老臣竊以為雖合乎天理人情,但已令滿朝大臣疑有二東宮之說,反而不美。歷朝儲位嫡出無幾,即陛下十齡正位,亦未嘗言待嫡也,今不法近事而援引祖訓,這都是大臣們不明白的地方。”

“故而唯有杜絕百官們的猜忌,老臣唯有請皇上收回成命。”

林延潮聽了王錫爵之言笑了笑。

而天子道:“三王並封之事,激起百官如此物議,朕也沒有想到,但是禮臣林延潮深受皇恩,卻違聖命,總而言之這焚燒聖旨必須重處!”

林延潮聽天子雖說重處,但口吻卻沒有那麼嚴厲。

王錫爵道:“回稟陛下,老臣這一次入朝,本望為皇上處畫家事,調停眾口,以報皇恩之萬一。但此事一起,臣處置倉皇失措,奉行欠妥,以至於廷臣們紛紛進言,禮臣焚詔,以至於上幹威怒,說起來這一切都是臣的過失,而不關他人之事。”

“但是老臣有一言不得不說,大臣們憑公心直言時政,此乃祖宗家法所許。至於禮臣焚詔之事雖是妄愚,但唐有何易於,宋有李沆,這二人都是忠勤之臣,時未見人主責之。更何況三王並封之事,本就是禮臣職責所在,辦得不好也要如臣這般遭天下所指,再三慎重也不為過。臣事先未曾與禮部商議,也是臣的過失。”

林延潮聽王錫爵在天子面前大包大攬,將一切過錯都攬在自己身上,也算擔負起宰相背鍋的角色。

王錫爵又道:“眼下因三王並封之事,老臣倍感孤身萬苦,度日如年,又遭眾口所指,負此千載誤國之罪。還請陛下憐憫老臣一人,若是聖怒不消,不免禮部尚書的罪責,那麼臣也難以在位了。”

聽得王錫爵說的話,林延潮也有些同情王錫爵處境。雖說自己辭官就是要逼王錫爵到這個地步,但是對方真落於這個境地,自己也沒什麼高興的。

但是同時林延潮轉念一想,王錫爵現在言辭如此懇切,你這麼說等於是要借我的口向百官出面解釋,看來為了保住他的身後,王錫爵也是拼了。

當然這君臣二人也是早有默契,他們演得一場好戲啊!

王錫爵這麼說後,天子也嘆息道:“林卿,王先生方才的話你都聽見了嗎?”

林延潮心道,自己又不是耳聾:“罪臣已聽得一清二楚。”

天子出聲道:“你既自稱罪臣,看來已是知錯了,念在元輔替你求情的份上,這一次焚詔之事,朕可以暫恕你的罪責。”

林延潮則低著頭道:“陛下雖言一個恕字,但臣卻不能問心無愧。臣為禮臣以來,無功於朝廷,臣還乞陛下罷免以清政本事。”

官員京察自劾時,都是以清政本事為名。林延潮還是用之前那個由頭辭官。

“你的自劾摺子朕看了,你是九卿重臣,朕方簡任,豈可引例求退。若是堅決要辭,也要待此事風波過後再說,平身吧!”

林延潮聞言即道:“微臣謝過陛下。”

說到這裡,林延潮這才起身立在一旁,看向座上王錫爵,但見他確實有些面色愁苦,神色憔悴。看來這些日子遭百官圍攻確實不好過,所以必須在這件事上先保住自己,但將來會不會尋另個事情報復自己就不好說了。

王錫爵也道:“陛下寬宏大量,老臣佩服之至。”

天子擺了擺手道:“之前元輔勸朕行冊立之事,朕其實心底早有此意,但是元輔要令皇長子先拜嫡母,隨行冊立,但朕思量再三,以偽亂真,非光明正大之道,故而之前諭上沒有提及此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