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文魁> 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林學五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林學五子 (2 / 3)

“誰說講學厲害就不能做官?人家就不能又講學又做官了?”

“你這人也真能槓,我隨口說說而已!”

“夠了,這裡是考場!不許交頭接耳!否則一律按舞弊論處,給我肅靜!肅靜!”

巡場官員們也沒有想到,只是陶望齡這一交卷就引起了如此大的轟動,引起人的一路驚歎。

許國,王弘誨坐在至公堂前,看著陶望齡如此一路走出考場。二人不由也是心道,此子文章固然寫得是好,但如此快就交卷,也太不把這會試當作一回事了吧。

他們雖很想立即一睹陶望齡的卷子,但是沒辦法,這裡是會試考規極嚴。

若是縣試院試,他們將一名考生召來問幾句話,很可能當堂就取了。

考場上的天空有些陰霾,陶望齡立在龍門前,看著遠方的風起雲遊默默唸道,老師栽培我多年,教導我們道在器中的道理,若不為官一任,怎麼能印證心中所學對還是不對?

以往都是老師在朝堂上遮風擋雨,為我林學撐起一片天地,以後也當是我與稚繩,美命他們報答老師,為林學出一份力的時候了。

與陶望齡同場,還有袁可立,徐火勃,張汝霖他們也正在為了自己的前程,埋頭於文卷之中,與他們一起的還有三千餘位考生。

在這一次會試之後,就有幾百名考生的魚躍龍門,金榜題名,改變了自己一生的命運,同樣的國家與千萬百姓的命運,也將因為這些人而改變。

會試放榜前數日,陶望齡,袁宏道,袁可立,徐火勃,張汝霖,五子同遊郊外,這時候春色正好,幾人登山訪寺,賞春觀景,看著山間的泉水冰皮已是消融,遠山為殘雪一洗,景色令人心曠而神怡。

五人聯袂登山,並跟著兩三名下人扛著包裹,遊玩之際興致一至即賦詩酬唱,所言所談都是山河之壯麗,也有賞春賞色之詞寫了然後放入詩囊之內。

登了半日,突然山間下起雨來。

所幸眾人找到了山間一處寺廟住下。這也是風雨天留人,幾人給了錢後,廟中僧人極盡待客之道。

客房裡的下人們正在旁燒著茶,那邊僧房裡僧人正給他們煮著豆飯,

五人就在寺廟簡陋的客房裡,從馬上要放榜的會試,然後聊到了國事,個人抱負,天下與家國。

五人想起會試後,他們中人馬上雲泥有別,又想到自己可能因此得中高第,又可能重讀三年心情忐忑,但談及胸中抱負時是誰也不肯相讓。

這時袁可立突然提議如林延潮葉向高那樣,五人彼此立一個約定,看誰早一步及第,大,先著一鞭,一起振興實學,併為國家社稷盡一份力。

袁可立一提眾人都是擊節叫好,幾位年輕人意氣相約,一併在寺廟之中以茶代酒結為知己,也就是後來名著青史的‘林學五子’。

他們在山間寺廟住了一夜,次日天還未亮,但覺雨粒敲窗,原來又下起雨來。

放榜在即,五人決定不留,當下乘著雨勢冒險下山。

也是神明庇佑,雨下了一陣即是停了,眾人停在半山腰看去山間白雲漫漫,吞吐于山林之間,這一幕令人胸中豪情萬丈。

眾人即興賦詩,將來一切對於未來的忐忑拋之腦後,且互相贈詩彼此勉勵。

然後見烏雲四聚,五人又趕緊下山,到了山下遇市集方才脫困。

五人想起山間這一天一夜的經歷,都覺得恍若隔世,到了市集時,正遇到徐國公府上豪奴簇擁著一個公子出行。

這位公子要去山上賞春色,下面的鮮衣怒馬打扮的豪奴們在前面喝道,而老百姓躲避稍稍慢了就是一個鞭子過去,遇到的攤子就順手推翻了。

五人大怒,袁可立上前為百姓理論,幾人也是上前相護,結果袁可立,陶望齡,張汝霖都被抽了數鞭,幸而沒有受傷。

幾人大怒,正好遇到當地的衙役,這些衙役不由分說就將這五子一併押往縣衙關押。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