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讀書人正是陶望齡,下人已是飛奔進去通報了,而他舉步緩緩走向府裡。
不久陳濟川,展明都是迎了出來,陳濟川一把抓住陶望齡道:“陶公子終於回來了,老爺今早還提及起你,讓我打探你的音訊。”
“你來了實在是太好了。”
陶望齡此刻不知說什麼,只覺得胸口一堵道:“勞老師惦記了。”
“走!老爺在屋裡呢?”
陶望齡正要往前走,突然見垂花門前站著一人,陶望齡見了對方頓時再也不能自抑,上前拜道:“不肖弟子陶望齡叩見老師。”
林延潮上前扶起陶望齡哽咽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我就想了今日門生弟子都到了,唯獨少了你一人不好,現在算是齊全了。”
陶望齡起身後,林延潮問道:“這三年在浙江如何,舉業可有放下?”
陶望齡卻道:“學生時常溫習,學生還有一事請求老師。”
林延潮一愕,然後笑著道:“你還有什麼事要求我?儘管直言!”
“學生三日在靈濟宮講學,懇請恩師能夠駕臨。”
若說京中舉子最多的地方,不是青樓,客棧,而是一處位於城西的廟宇。
這處廟宇稱作靈濟宮。
靈濟宮供奉二徐真人,據說這二人曾治好了永樂皇帝的頑疾,故而受皇廟供奉,遣內閣大學士供奉行禮。
但嘉靖年時取消了皇廟的地位。
但對於讀書人而言,靈濟宮卻是一等存在。
從嘉靖年起,科舉的規矩為之一變,首先是釋家以及子學滲透了制藝之道,在會試這一層面的科舉不再以程朱之言為金科玉律。
然後就是王學大興,在嘉靖隆慶時如徐階,趙吉貞這樣的王學大佬先後入閣拜相,如隆慶二年的程文裡甚至第一次引入了王陽明的語錄,到了萬曆時竟有舉子答卷文章裡貫通三教,最後得中進士。
這個時期的舉人可以大膽地引用佛家,老莊,甚至是援儒入墨的方式,用墨子之言答卷。
要知道儒家與墨家是死對頭!
儒家誕生於小資產階級,墨家誕生於無產階級,兩邊肯定是相互看不順眼的。
放在先秦時,墨家子弟基本是見了儒家弟子就大罵,整天各種譏諷,先儒們要知道明朝舉人居然以墨子之言答制藝,肯定是氣得從棺材裡跳出來大罵,按也按不住。這放在明朝中前期,清朝時都是根本無法想象的。
而每次的靈濟宮大會就成了各種思想交流碰撞的時候。
內閣大學士徐階,泰州學派的大儒顏鈞,心學大儒羅汝芳,以及聶豹,歐陽德,程文德都在靈濟宮講學,當時稱一時盛況。
不過張居正在位時,他的為政作風,堪稱務實黜虛,對於這樣的空談一向是予以貶斥,而且他也不喜歡讀書人透過這樣的講學大會來反對朝廷,所以就被嚴令禁止了。
但是張居正去位後,靈濟宮講學大會又起,無數在京的讀書人都蜂擁而至來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