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會同館主事向林延潮推舉了琉球官員鄭迵。這鄭迵是漢人在琉球后裔,曾在國子監就讀六年,深慕大明文化,算得上琉球裡的親明派。
琉球國官員鄭迵現任長史,深得琉球國王的信任,有些實權在手,明朝可以派官員出使琉球,再透過鄭迵的幫助,派隨行人員從琉球再至日本。
林延潮聽了下面官員的意見,深感大明外交人才的缺乏。
確實有點除了沈惟敬外,全國上下找不出第二個人的感覺,所以此事只能透過琉球中介。這是目前唯一向日本聯絡的方式。
但是對於琉球,大明真的可以信任嗎?
林延潮接見琉球館的琉球使者馬良弼。
根據會同館,所報這位馬良弼是當今琉球國的國舅,同時還是護間切的地頭。
琉球制度與日本相似,所謂的地頭類似於日本的大名。只是這個大名轄區只有一到兩個村而已。
瞭解到這些細節,林延潮感覺大明外交工作也不是一無是處。
禮部衙門裡。
琉球使者馬良弼帶著幾名隨行人員來到堂下一臉忐忑。
當即有幾名官兵上前給幾人搜身,檢查完畢後,方才將馬良弼一人放進了屋子。
屋子裡,馬良弼看見一名穿著緋袍的年輕官員,這人不用多想他就知道對方現在是主管禮部主客的林延潮。
面對林延潮,馬良弼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
堂上林延潮正在書架前一邊拿著書,一邊轉過頭看向對方道:“你起身吧。”
馬良弼正覺得對方態度和藹時,下一句話對他而言就是晴天霹靂。
“聽說琉球島上駐有倭國的使者?”
馬良弼聞言一驚,然後道:“回稟侍郎大人,沒有此事……”
林延潮道:“沒有?萬曆七年時本朝冊封琉球使者到了琉球當地後,卻受到倭國的人員的威脅,這些人是什麼人?”
馬良弼猶疑不敢回答。
林延潮走到了對方面前,馬良弼主動彎下腰。林延潮居高臨下的道:“你不說?那本部堂來說,這是島津家的人對嗎?”
馬良弼吃驚道:“侍郎大人居然知道島津家?”
林延潮擺手道:“不僅知道島津家,還知道島津家是九州的強國,幾乎已是一統九州,但因此遭到了豐臣秀吉的征伐大軍!”
馬良弼再度跪下叩頭道:“侍郎大人果真對小國,倭國之事洞察清楚,小使去年離開琉球來京時,豐臣秀吉剛剛出兵討伐九州。”
林延潮道:“那麼你覺得此戰誰勝誰負?”
馬良弼道:“這。”
林延潮失笑道:“罷了,這不重要,無論知島津家凶多吉少,那麼爾琉球國與島津家相互溝通,並行進貢之事,此一僕二主之所為,難道你們琉球國上下自以為欺瞞的過本朝嗎?”
馬良弼滿頭大汗地道:“小使不敢……”
林延潮道:“今日叫爾來,就是告誡汝國王,不要以為琉球距大明有千里之遙,遠懸海上,就可以欺瞞上朝。”
“這一切之事本官都一清二楚,告訴你當年隋帝遠征琉球的事,換了本朝一樣可以辦到。別的不說,僅說以後停止封貢,琉球還能再撐幾年”
“下邦不敢,下邦不敢。”馬良弼連連言道。。
說到這裡,林延潮道:“不過此事本官不打算上稟大明天子,本部堂並非同情爾等,而是因為本官與琉球的關係。”
馬良弼彷彿絕處逢生,當下道:“侍郎大人所言極是,當年要不是侍郎大人救命之恩,我琉球船民就被人當作倭寇殺了。你對我琉球國的再生之恩,我們琉球人上下都是感激不盡的。”
“我琉球國永遠忠於大明天子,在大明天子以下,我琉球上下都以侍郎大人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