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門後林延潮第一個叮囑陶望齡,可見對他期望之大。
陶望齡挺直了身子大聲道:“學生一定努力,不辜負老師厚望。”
袁宗道,楊道賓都是心底一熱。
殿試讀卷官,必用侍講學士,這是科舉的預設規矩。
而會試裡主考官副考官都有預設規矩。
縱觀明朝後期,主考官一定是從內閣大學士中選,至於副主考則一定出自詞林大僚。
什麼是詞林大僚?詞林就是翰林,翰林院裡大僚,就是侍讀學士,侍講學士。
所以副主考一定從學士裡選取,唯有侍讀學士侍講學士空缺後,才選資歷最深的翰林補之。
所以眼下林延潮升任侍講學士,一個殿試讀卷官肯定是跑不掉的,當年殿試時,申時行就是以文字受知於讀卷官張居正,經張居正點撥最後成為狀元。
而林延潮已經是侍講學士,又是當今文宗,將來在殿試中論定文章好壞,他的意見分量極重。
更不用說還有機會成為會試副主考。
他們這一次跟隨林延潮來京,這一注實在是押的太對了。
特別是楊道賓之前因林延潮一直被壓著沒有升官時,他還猶豫要不要走,最後幸好他留下了。這真是他這輩子最明智的決定啊。
林延潮又看向袁可立道:“你入監的手續都辦妥了嗎?”
袁可立道:“回老師,辦妥了。”
林延潮道:“這一次會試也去,就算不中,也可作歷練。”
袁可立現在剛入國子監,雖說也可以立即參與會試,但他也知道自己學問火候未到,比陶望齡遜色許多,所以會試很難過關,拿來積攢個經驗了,看看能不能走個狗屎運。
當然若林延潮為會試副主考,袁可立真寫出好的文章,林延潮沒有理由不推薦的。
至於袁宗道,楊道賓,林延潮也安慰了幾句,沒有說太多的話。
但袁宗道立即出聲,自己打算搬出去讀書,一直到會試之前。
林延潮聽袁宗道這麼說露出欣賞之色,而楊道賓也是領悟過來,也表示自己也要搬出去住。
當下林延潮答允了二人要求。
沒錯,林延潮之前沒有授官時,他們住在林延潮家中無所謂。但現在林延潮已經成為侍講學士,就算他不親自主持會試這樣的衡文之典,但以他今時今日的地位,對於會試這樣的考試,都是有影響力在的。
別的不說,僅說一條,會試分考官一大半是從翰林院裡挑翰林擔任的。
林延潮身為翰林學士,會不會暗示手下這些翰林什麼?
就算林延潮沒有暗示,萬一二人考中了,訊息傳出去,將來瓜田李下如何說清楚?
所以趁早搬離絕對是上策,之前走是勢利眼,現在走則是明智之舉。
楊道賓心想,袁家真不愧是官宦子弟,這官場上的人情世故,自己還真是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