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文魁> 九百八十七章 質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九百八十七章 質疑 (2 / 3)

幾位學生開始抱不平心想。

這樣的宴席去了有什麼意思?

可是天子賜宴,又不能不去。

老師去了豈非顏面無光。

眾弟子心底這麼想,但口上卻不好說。

但林延潮卻沒有計較那麼多。

待三日之後,林延潮即前往皇宮赴宴。

皇宮裡有大宴,中宴,其中以郊祀慶成宴,以及(元旦,冬至,萬壽)三大宴最為隆重。

如此外官覲見,就擺不上大宴的檔次,故而稱是中宴。

不過聽是中宴,規模就小了,皇宮裡的中宴也有好幾百桌的。

大明大約兩萬餘流品官,其中京官只有一千多名。

大部分都是外官,按道理外官朝覲,這兩萬多外官都要上京的。

但天子免除一些格外邊遠州縣的參見,只要他們派副僚即可。其餘路途不太遠的州縣,除了必要留守官員,基本都要來京朝覲。

這是從明太祖朱元璋起就定的規矩。

所以這一次入京朝覲的外官也有五六千人之數。

對於很多邊遠的卑微官員而言,這或許是他們一輩子唯一一次進京面聖的機會,因此都會格外珍惜。

他們上京後,向吏部報道,然後會在朝覲宴後頒佈優劣。

現在施政趨於寬和,不會似朱元璋朱棣在位時,一次朝覲之後處罰幾百上千官員這樣的例子。

所以官員們赴宴的心情都還是不錯的。

宮門前十幾餘頭大象組成了象鼻橋,赴宴官員們從橋下而過,一路不免談及西南邊事,以及緬王進獻的這幾頭大象。

魏允貞與李三才二人一路走過象鼻橋。

李三才為人四海,交遊滿天下,一路之上不少官員都是向他抱拳作揖。

李三才豪爽地笑著,向眾人回禮。

李三才之前任戶部雲南司郎中,後被貶為東昌府推官。

魏允貞也是一般境遇,被貶至許州判官。

現在二人在吏部保舉上,名列第二第三,這一次重回京師,顯然是要東山再起的。

當時魏允貞上疏批評首輔張四維,閣臣申時行徇私,在科舉考試裡公然將自己兒子錄取。

而且反對內閣對吏部,兵部的人事權指手畫腳。

張四維被氣的是辭官求去,天子為了挽留張四維,將魏允貞貶官,李三才不服,上疏相求,然後李三才也被天子貶官。

二人膽敢上疏攻訐如日中天的內閣,這魏允貞還是張四維的門生。於是得到了朝野上下一致欽佩,為清議所推崇。

所以這二人這一次回到京師,不少官員們都是爭相結識。

特別是李三才,他是三輔王錫爵的得意門生,而天子對王錫爵的器重,甚至還在申時行之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