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長聽了道:“這我看看告示上怎麼說?”
里長看了一陣,也看不明白,然後拉一名年老的書生道:“牛相公,你是讀書人,看看這告示上怎麼寫的,我好幾個字不識的。”
那年老的讀書人,穿著長衫,袖子上都是補丁,但即便如此,下面大字不識的莊稼人對他也是很敬佩。
這牛相公咳嗽了兩聲,將告示讀了一遍後,眾人紛紛問道,牛相公,你看的如何了?
牛相公不耐煩道:“不要呱噪,容我慢慢看,有了,告示上說,每裡最少要出二十男丁,每個男丁一個月可領五錢銀子,男丁每村不限,是越多越好。”
“什麼那不是官府不要錢給咱們修?有這麼好的事?”
一名村民道:“是啊,你也不看現在誰是知府,那是林青天啊!”
“去年我們村沒餓死人,都是多虧了他啊。他來歸德後,你看過去那些狗仗人勢的衙役,哪個敢下鄉催科的。”
“林青天是好官,為了咱們老百姓著想的好官,他知道咱們柘縣,啥也不多,就是被黃河水泡壞的斥鹵地多,於是就趁著開河的機會,給咱們老百姓打壩淤地呢。”
“這一次咱們又託了林青天的福了。”
“這樣的好官,過去怎麼不早一點來咱們歸德啊!”
老百姓們聽聞官府免費給他打壩後,滿臉都是喜色。
“過去咱們靠天種莊稼,雨大沖良田,乾旱難種田,現在有了糧囤子,咱們還怕什麼?”一名老農激動地道。
“有林青天在,咱們老百姓終於能過上好日子了。”
“不止是好日子,一天過的比一天好!”
里長見此道:“大家都說林青天好,那麼打壩的事,你們去不去?”
眾鄉民們紛紛舉起了手道:“我去,我去!”
“總甲,算我於老實一個!”
“算了老石子一個!”
“修壩,也算我一個!”
“什麼?老於頭,你去幹什麼,家裡的地不種了?”
“種啥子,耕個一年,牛都死了,也收不了三五斗,但只要糧囤子一起,那一畝最少兩三石。”
“何況修河還有銀子拿!”
“這等好事咱們怎麼不去啊,你們說對不對!”
眾鄉民一併道,里長一看呦呵,竟然有三十多個村民報名,還不算其他還沒來的人,看來縣裡交代的事,自己不費吹灰之力辦妥了。
里長正得意,下面的人就道:“總甲,咱們不僅看在你面子上,更是看在林青天面子上。”
“咱們老百姓誰不想過好日子,林青天是能讓老百姓過好日子的官。”
“以後有了糧囤子,咱們老百姓就不要荒年逃荒,青黃不接時乞討了。”
“林青天當知府那天都說了,三年內,讓全歸德的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那叫什麼,沒錯,是大治,人家一個唾沫一個釘,說到做到!”
村民們一個個信心百倍。
“打壩如修倉,攔泥如積糧,村有百畝壩,是再旱也不怕!”一個上了年紀的老頭,當下吟起這民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