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趙老太爺道:“這幾年,大家也經歷了不少大風大浪了,難關也遇了不少,這強項的知府縣令遇到的也不是一次兩次,但只要我嘛風雲同舟,還是能度過難關。”
眾人面上本是憂色,但聽了趙老太爺的話,神色都是一寬。
氣氛也活絡起來。
跟在趙老太爺身旁的趙大公子,按了按身旁一位老者的肩膀道:“以前我們是老百姓,習慣仰著頭與官府說話,他們說什麼就是什麼,他們要收多少租就是多少。所以我們送子弟去讀書,考試,得了功名,到了現在我們自己就是官,所以論根基我們不比姓林的差。”
“趙大公子,說的是。”這被按著肩頭的老者言道。
一人開口道:“強龍再如何強,也不能壓地頭蛇。”
趙大公子道:“說的對,所以姓林的發現府試弊案後,沒有第一時間壓下,他就錯了。他不選擇息事寧人,而將此事鬧大,我可以說一句,他這麼辦,河南的官場都不會支援他。”
“官府嘛,大家都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時候很多案子,官府不是看曲直的,而是壓住,首先讓下面不能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當官的只要案子能甘結就好。誰違反了這個,不僅我們士紳,官員都會與我們一起打他。”
趙老太爺問道:“提學道那邊如何?孟長他們可有吃苦?”
趙大公子笑了笑道:“哪裡有什麼苦,每日小酒吃著,想吃什麼就有什麼。大宗師何等老練,他行事知道分寸。”
“當日涉事有七名生員,大宗師只革了兩人,其餘五人卻沒有當場追究,大家可知此舉何意?”
眾人道:“趙公子,你見多識廣,不如直說了吧!”
趙大公子笑著道:“關雲長中箭刮骨療傷,大家都知道。如果我們是醫生,有大將中箭找你治怎麼辦?治,你沒有華佗的本事,治不好,大將殺你。”
“所以若我是大夫,就將箭桿鋸了,剩下的箭頭讓將軍請能拔箭頭的治。”
眾人聽了都是恍然。
一人會意道:“所以大宗師處置了那兩個無關緊要的生員,就是鋸掉箭桿,給林三元,朝廷一個交代,至於箭頭他就讓林三元自己拔。”
“高明,大宗師真是高明,不愧是久經官場。”
眾人紛紛議論道。
趙老太爺道:“大宗師或許是這個意思,但如何翻案你想好了嗎?”
趙大公子道:“這還是要爹出面,他當年任戶部員外郎時,結交了不少官員,不少人受了恩惠,現在爹雖不在戶部,但當年的交情還是在的。”
“但聽說林三元是當今首輔的門生。”一人言道。
“可李植,江東之也是爹的同年啊,他們現在可是言臺領袖,與首輔不和。爹現在已是在收羅林三元的罪證了,不用多久就會有御史彈劾他,那時他自身難保,甚至要丟烏紗。”
趙老太爺道:“也不要劾倒他,先劾個小事,只要彈劾奏章一上,讓他知道我們趙家不是任他宰割的,他就會明白過來。然後我們道個歉,給他個臺階下,大家說和就好了。”
“是的,孫兒謹記,”趙大公子又道,“怕是林三元仍不知好歹,到時爹也不會放過他。”
趙老太爺道:“不會的,林三元不可能真為了幾個臭老百姓與我們趙家過不去,清官清官那都是說給外人聽的。”
“當官的都是看裡子的人,當然我們也不可以將指望都放在御史身上。這劾倒一名四品知府,除了看人,更多還是看運氣。什麼時候也不能指望著運氣辦事,所以能翻案還是翻案好。”
眾人聞言不由心生佩服,難怪這幾十年趙家風生水起的,趙老太爺果真英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