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延潮點了點頭,當下又道:“馬上就要四月,到時黃河大汛就要來了,你身為父母官需組織百姓,立即搶收麥子。”
“搶收麥子後,你可以從耕種淤田的百姓裡募集河夫巡堤,役錢從河工署裡支出,他們有田在堤內,定是會盡力護堤。另外百姓貪利,不免懷僥倖之心,但你不可如此,四月一過,任何百姓不許住在這遙堤縷堤之內,只能結廬住在堤上。若是五月大水一來,淹死任何一名百姓,本官不論身在何處,必惟你是問。”
“下官記住了。”不知何時知縣的喉嚨裡有了一絲沙啞。
但見林延潮拍了拍他肩膀後,繼續上堤巡視。
當日林延潮巡視完夏邑縣後,次日回到了府衙。
到了府衙後,但見正堂裡糧捕通判馬通判,商虞通判吳通判,以及睢州
知州馬光三人正在堂上聊天。
他們三人見林延潮到了,一併是起身見禮。
林延潮見了三人,笑了笑道:“何事聊得這麼高興?”
吳通判起身笑著道:“司馬,好事,天大的好事。”
“怎麼說?”
吳通判與馬光交換了眼色然後道:“司馬大人聽說了嗎?這一次皇上派來的陳公公,真是如懷恩公公一般好內監。”
“如何個好法?”
吳通判道:“自上個月陳公公到了開封后,第一件事就是處置了馬玉餘黨,將幾百人裡手頭上有人命的都是向朝廷請了秋後問斬,而敲詐勒索百姓的則是判了流放三千里,百姓們聞之無不稱頌陳公公的功德!”
林延潮點點頭,這果真符合陳矩的做事風格,先殺人立威,博取民望。
“之後就是下令免了河南修建藩邸之用,讓潞王在湖廣就藩,如此一項,就為本省省卻了六十八萬兩。”
“另外下令將歸德,開封二府的鹽政歸還給本府,潞王府只用衛輝,懷慶二府鹽引。”
聽到這裡林延潮不由眉頭一皺,但隨即釋然,能做到如此已經是很好了,雖說這一次馬玉之事,令天子對潞王大大的不滿。
但只要潞王一日是天子的親弟弟,太后一日仍是天子的娘,那麼天子就不可能太絕情。
他的目的是透過潞王敲打其他宗室,只要潞王這諸藩觀瞻的源頭能夠遏制住,如此日後朝廷削減宗室的阻力就會小了很多。
這時馬光笑著道:“下面就是這省卻的銀兩怎麼用了,陳公公提出了要將之前收取上來修建藩邸的銀兩,做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之後有人提議,將這用度用來疏通賈魯河。”
吳通判道:“這賈魯河貫通徐州至開封,其大半都是流經本府,開封,若是賈魯河能夠疏通,不僅江南的糧船可以直抵開封,本府也可以藉助糧船往來,大獲其利。”
林延潮知陳矩果真是拿'書'辦事,真的推動了賈魯河疏通之事。
林延潮問道:“那省裡商議的如何?”
吳通判道:“其他省裡的官員態度如何尚不知,有官員去問付藩臺的意思,但付藩臺說自己剛升任布政使,不好擅自作主,如此還沒議出個結果來。”
馬光不由道:“付藩臺就是太謹慎了,他好歹也是任過本府知府,在疏通賈魯河的事上怎麼不出面爭一爭呢?”
林延潮一曬當下道:“這你就錯怪付藩臺了,新官初履,肯定是不好發表意見的。”
“所以此事他沒有表態,就是表態意屬賈魯河疏通之事,所以肯定省裡其他官員也是會賣他,以及陳公公的面子。因此此事肯定無礙,省裡商議,然後上奏朝廷都只是走個過場而已。”
馬光被林延潮反駁,不怒反喜,吳通判更是喜上眉梢。
吳通判道:“這就好了,疏通賈魯河可是大工,造福百姓不說,對於我們官員來說也是一項大政績,若辦的好,能憑此官升一級,下官在這裡先祝賀司馬了。”
聽吳通判這麼說,林延潮微微一笑,卻沒有說話。
官場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在場之人都清楚付知遠已經高升,而林延潮馬上就要調任。
所以訊息一傳出,吳通判立即有所動作。
他馬上透過自己各種關係,努力在省裡活動,謀求下一任知府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