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文魁> 九百一十二章 馬屁的方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九百一十二章 馬屁的方式 (2 / 3)

左右紛紛翹起大拇指,道:“原來如此,太尊高明!實在是高明!”

陳矩的座船上。

林延潮與陳矩二人四目相對。

看著陳矩一副勉強鎮定的樣子,林延潮很想說一句,中使受驚了。

但這話此刻開口卻很是不妥的。

正待林延潮想著措辭時,陳矩道:“林同知有心了。”

林延潮鬆了口氣道:“中使奉皇命來河南辦差,一路之上秋毫無犯,百姓,驛站都稱讚中使賢名。本丞也知人有好壞之分,不可一概而論,面對陳公公,本丞心底只有敬佩之意啊。”

這一番話說得開了,滿船的人都是鬆了一口氣,眼看這方才跳船的人,已是救上來了,但'冬遊'的後果,就是去了半條命。

陳矩咳了咳,當下道:“如此就甚好,只是道聽途說不一定準確。林司馬還是不要貿作定論的好,免得到時面上不好看。”

這話說得令人摸不透陳矩底細,這一番逢迎不成,搞成了驚嚇。林延潮不知陳矩是否心底對自己不快。

林延潮笑了笑道:“本丞相信陳公公不會令我失望,前面岸上略備酒席,還請陳公公賞光!”

於是二人坐著小舟,來至岸邊。

陳矩在宮裡早聽聞不少林延潮的事蹟,可惜之前見的很少。所以來此也有領教林延潮的意思。

而林延潮也在揣摩著這個人,這陳矩看起來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容貌清癯,很是普通的樣子,但對方目光凝決,一看就知是遇大事而不疑的性子。

酒菜上後,陳矩當下開門見山地道:“在京城一直聽聞林同知的事功之學,不知事功指的是什麼?”

林延潮見陳矩前認真做過功課,知道他愛聽什麼,於是道:“本官以為事功在於經濟。”

陳矩目光裡抹過一絲訝色問道:“何以見得?”

林延潮道:“眼下國家之弊種種,如官吏貪墨,宗室日增,邊事疲憊,其實歸結在一起就一句話國家虛耗太多,以致於國庫沒錢。”

陳矩點點頭道:“說得好,當年庚戍之變,咱家不過弱冠,見乾爹帶領將士披堅執銳,守護京城,咱家心仰慕之。其實邊事疲憊,歸結原因就在於朝廷沒錢,嘉靖年時國庫歲出大於歲入,但為何仍是無法給足軍餉,此咱家所不解。”

陳矩又問道:“眼下西南兵事方歇,遼東邊事又起,國家以天下錢糧經漕運,供給九邊,但仍是不足。聖上因此苦勞不已,咱家也是憂心不矣。”

“咱家以為此漕運之弊矣,不知林司馬是如何看的?”

這就是考較自己了,林延潮道:“最上之法莫過於漕運改海運。”

“漕運改海運可以治本?”陳矩反問道。

林延潮道:“當然,開海運不僅可以至京師,還能抵至遼東,糧船經海路抵至開原城西老未灣,不僅京裡糧事可解決,遼東還可得海運之惠。”

陳矩聞言點點頭,這改漕運為海運之事,做起來十分艱難,但所謀卻是和他一致。

寥寥數語,陳矩深感林延潮與他政見相和。

陳矩不知林延潮是早做好攻略的緣故,這開海運之事,也是歷史上陳矩的政見。眼下說來陳矩對林延潮,不免有知己之感。

這一點很重要,不說歷史上,僅僅說現在陳矩成為司禮監掌印太監的機會也很大,一旦他上位了,他會喜歡一個與他政見相同的內閣大學士,還是一個政見不同的呢?

要知道張居正之所以那麼得意,也正是他與馮保作到了'宮閣一體'。

歷史上多少內閣大學士,都是被司禮監掌印太監趕下臺的,前車可鑑。

林延潮與陳矩聊天,二人越說越是投機。正如高淮說得,陳矩是相當有政治抱負的人,正是因為目光遠大,所以他很能愛惜羽毛,路經地方不索賄,不騷擾百姓,就是明證。

所以林延潮拍馬屁的辦法,就是努力做到與他政見相合,入閣之事離他尚遠,但若能得到陳矩賞識,那麼將來調回京師,重入翰林院機會也是很大。

二人談著談著,已是到了潞王就藩之事上。

這也是二人政見容易產生分歧的地方。

林延潮即要巴結陳矩,也要堅持自己政治底線,這說起來頗難。

陳矩一面用酒菜,一面道:“你們河南的官員要潞王移至湖廣就藩,但朝廷所撥給潞王的藩田卻都在河南。藩邸在湖廣,但藩田在河南,此事咱家不好與聖上交代。”

林延潮道:“若再建藩邸要近七十萬兩之費,而河南一年的稅賦折銀不過一百五十萬兩。河南窮困如此,若能勸潞王不在河南建藩邸,公公善莫大焉,老百姓都感念你的恩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