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文魁> 八百七十二章 林司馬之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八百七十二章 林司馬之功 (2 / 2)

“府臺一再交代的,下官明白。”縣令恭敬地道。

付知遠點點頭,繳稅後的老百姓們扶老攜幼地離開了衙門,衙門口的十字街依舊如往常般熱鬧,攤販在此擺攤。

十字街上有些喧鬧,攤販們向百姓們大聲賣力地兜售著。

老百姓們抓著掛兜裡的碎銀子,扣掉秋糧的稅賦後還剩下了那麼些。男主人看了一眼身旁的孩子,婆娘眼底的憧憬,終於有了那麼點勇氣,弱聲地上前詢價,這對於以往的他們而言,是萬萬不敢的,連停留片刻也是不曾有的。

他們心底想著,今年官吏不盤剝了,秋糧也比往年多賣了點錢,好容易上城一趟,拿這錢買點什麼吧。

午後溫暖的陽光,不僅驅散了寒意,還將老百姓攜家帶口立在攤前的一幕,匯作一道剪影。

一旁縣令道:“聽聞這一次司裡向各府施壓,省裡其他各府都已是鬧翻天了。臨縣胥吏下鄉,老百姓是慘不堪言。臨縣縣官卻只會彈壓,向省裡報喜不報憂。”

付知遠收回目光道:“這本府曉得。”

縣令續道:“唯獨本府百姓安定,這多虧府臺居中統籌,否則下官也要……我等為官哪個不知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道理,多年的聖賢書不是白讀的。哪個當官不圖個好官聲的?但平日也是為上面多迫,不得已作這個惡人,否則烏紗帽不保啊!”

“下官沒有出息,為官已逾六年仍不得升遷。但這六年,早就把自己看作了半個本地人了。今年多虧了府臺,不用如臨那般縣橫徵暴斂,才令下官在老百姓心底維持著那麼一點好名聲,對得起老百姓稱這一聲‘老父母’了。”

付知遠道:“若非……本府可能也當不了這個好人。這你不必謝我,此事說來說去,都乃林司馬之功。”

縣令點點頭道:“林司馬雖是翰林出身,但為官務實,他來本府後,立青苗,設農商,修河堤,開淤田件件政績卓著。當初他來寧陵縣,與本地鄉紳說要令歸德三年內大治,當時我等面上都是奉承,心底卻都是譏笑,而今為官不過一年,歸德如何有目共睹,下官今日思來實在是見識短淺,慚愧不已。”

付知遠聞言默然,心底想起了身在開封的林延潮。

林延潮來了開封后,雖說每日應酬,但見的人卻是不多,故而外面的人多是不知道林延潮來了省城。

但去過開封府府衙後,林延潮身在開封的訊息,立即傳遍了當地士林讀書人的耳裡。

於是大相國寺那就比以往更熱鬧了。

不知多少聞名而來的讀書人,都是爭相上門投貼,想要拜見一面。對他們而言,以林延潮今時今日文宗的地位,若能他點撥,提拔一二句,是名聲鵲起的一條捷徑。

除了讀書人外,就是幾位藩王,這些藩王中當然沒有周王在內。這些藩王也是親近儒學,聽說林延潮來了,也想請林延潮過府一趟,如此也是顏面有光。

因為露了行藏,林延潮也就不好再遮掩行蹤,於院舍裡接見了開封的讀書人。

林延潮也沒有擺架子,但凡上門的讀書人就行接見,隨便說一兩句勉勵的話。但這樣平常的話,在林延潮說來即是不一般。在記載林延潮與門生言行的學功堂語裡,有一句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這話聽起來很直白,但話裡是滿滿的對讀書人的鼓勵,常常被蒙學裡的老師拿來借用。

林延潮對學生們的鼓勵,也是如此,言語不多,但意思卻是到了,加上三元光環的加持,擴大了他與林學在開封讀書人的影響。

好比讀書時,在某個學科遇到一位好老師,然後對這學科激發起無限的熱情。而這等熱情,往往可以伴隨著整個青春而燃燒。

好比林延潮的事功學到底是什麼樣子,大家都不知道,但林延潮的名聲及人格魅力在那,不免對儒學產生嚮往之心。

這也就是因人而近道。

這並非不可能,就算一名平日無心向學的學生,被諾貝爾獎得主這等人物,勉勵一兩句好好讀書的話,回去後也會生'頭懸樑錐刺骨'之心,產生對科學的無限敬仰,當然至於堅持不堅持下去就是兩說了。

經此一事,開封的讀書人都覺得林延潮平易近人,對他是愈發的敬重。這還是在公安三袁未出面的情況下。

要知道三袁至開封后,文才學識都是讀書人中的一流,得到了讀書人的敬中。但因為三袁其外祖是左布政使的緣故,他們對官員身份的林延潮必須避嫌。

但開封乃是省城,不說是生員雲集之地,連一省舉人不少也是在此,讀書人活躍,每日談論之時,難擴音及林延潮。故而林延潮在開封是一日一日,名聲日重。

每日越來越多的讀書人來至院舍拜會。

當然此舉落在有心人眼底,有點看出名堂來,林延潮如此大張旗鼓,在士林之中博取名望,目的何在?

就在此刻,朝廷督辦璐王就藩事宜的太監也是抵達開封了。

民間頓時一片譁然。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