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文魁> 八百五十章 知府下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八百五十章 知府下鄉 (2 / 2)

付知遠問道:“那為何有析戶而不分家此情?”

顧知縣當下只能說實話道:“那是因官府派役乃按戶裡丁口而論,多丁之戶難免承擔河工役最重,稅賦最高,故而百姓爭相析戶。”

中國的幾千年來的稅制時常波動。有時按戶徵稅,故而有的家族為了免稅,數千甚至上萬人聚集一堂,每次開飯,幾千人同吃同食,十分壯觀。

於是朝廷強制這等大家族析戶,隋朝時定輸籍法,令堂兄弟必須析籍。

但到了明朝,地方派役按戶裡的丁口多少,老百姓們爭著析戶,來避免勞役。

付知遠得知真相後,面沉如水。一旁吏員道:“此乃地方民情粗鄙狡詐之故啊,府臺不必與這些刁民計較。”

付知遠道:“錯了,此弊在於派役,官府派役如此之重,以致百姓不得不出此下策。這是我等為官的失職啊!”

聽了付知遠的話,眾官員臉上都掛不住,心想你這麼說不是讓大家難堪嗎?新官上任也不用到我們這裡顯威風吧。

說著付知遠的馬車行至集附近,路邊但見數架龍骨水車,長長地探入水渠之中。這時已五月,田裡夏小麥早已是收割好了,一壟一壟地堆放在田坎邊。

老百姓們用畜力催趕的糧車,人人臉上洋溢著豐收時,那等由內而外,眼角眉角都舒展開的喜悅。

幾名年過花甲的老農捧著麥穗,這邊聞聞那邊嗅嗅,臉上的皺紋道道都舒展開來。

付知遠見此一幕,方才凝重的臉色也是好看多了,對顧知縣道:“百姓過得尚可,可見顧知縣勸科農桑之功。”

顧知縣得付知遠誇獎,連忙謙虛道:“府臺過獎了,下官哪裡有功勞,這都是……”

說話間,卻見付知遠已令馬車停下,自己下車與道旁的一名老農交談道:“老人家有禮,今年的收成不錯啊。”

老農看對方穿著一身素衣,雖不是做官的,但一看也是有錢人當下施禮道:“這位員外有禮了,還行吧,咱們看天吃飯。”

“今年一畝收了幾鬥米?”

老農見了警惕心大起道:“不多,不多,剛好夠吃飯。”

幾名隨從吏員,以及顧知縣等官員都是沉下臉來。付知遠示意眾人不必開口,從腰間取了一串錢放在老農的手裡,開口道:“我是外地來的商人,想要買夏糧的,不知行情如何?向老人家打聽打聽。”

老農聽了笑著道:“你早說嘛,這訊息也不值幾個錢,還你。”

說著老農將錢丟回,大有豪爽之風,然後道:“咱們歸德府遇到好官了,以往的年景三年兩災,九田不存三田,光景好的一年還要被官吏盤剝,但今年卻好了。”

付知遠讚許地看了顧知縣一眼,他還以為老農誇獎的是這位父母官。

“聽聞你們高家集沿河每年河工役最重,今年怎地好了?”付知遠笑著問道。

&n.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