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自己主動求官和皇帝挽留的區別。
當然林延潮在這時候提出復官,也有他的底氣所在。
以他和天子的交情,天子雖因自己上諫之事著惱,但心底還是有意用自己的,至少林延潮幫他'剷除'了潞王這心腹隱患。
將自己削籍真正的用意,只是迫於無法向太后交待。
林延潮之所以在這時候提出復官,就是看皇帝是否會用對武清侯免於奪爵這籌碼,來保自己仕途。
若皇帝真的認為自己是棟樑之臣,肯定會拿此事與太后作交易。眼下來看來,天子是心底打定這個主意。
作為一個帝王而言,萬曆肯定有很多不合格的地方,但正如他所言,他待自己一直很好,至少很講人情,當然張居正當年替他相國時,天子對他也是不錯的。
外放也情理之中,堂堂太后被林延潮罵的幾乎出心髒病了,林延潮還沒事一樣呆在翰林院。
若是如此,林延潮以後要改名叫林傲天了。
再說二十二歲的'常委副市長',怎麼看林延潮都是前途無量。而且林延潮奉旨而去,私下乃是欽差大臣。
林延潮毫不猶豫地道:“草民謝陛下恩典,必不負陛下所託。”
聽林延潮答允,天子欣然道:“不過你此去河南,既是任親民官,為民辦事,也記得你是朕身邊出來的,要當朕的耳目,地方上有什麼官員貪贓枉法的,你不要護著。朕這一次要重重辦幾個,哪怕他官至方面大員,也不姑息。”
“若是你這一趟差事,辦得好,朕升你的官。”
林延潮本是想安安心心當親民官的,實踐事功的,撈到足夠政績,這才是比在朝堂上作一詞臣更能施展自己抱負的地方。至於這河工大案牽扯甚多,他不想得罪人,畢竟以後還要在官場上混下去。
但又聽天子說辦得好,升自己的官,卻不由猶豫。
正五品的官位很尷尬啊,進一步是從四品,那就可以身穿緋袍,從此躋身高官的行列了。
不過別聽皇帝說的方面大員也不姑息,辦這樣案子一定要反著理解,記得一句話'上要封頂',否則以明朝官場那等腐敗程度,說不定捅出什麼驚天大案來。
這一次呂御史之死,就十分可疑,而河南省官場從巡撫以下一律說他是自殺,就很能說明問題。
真細查下去,那等後果不堪設想,到時別說申時行,皇帝也沒辦法給你收拾。
想到這裡林延潮,當下道:“謝陛下恩典,草民此去河南定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天子滿意地道:“好一句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申先生,立即草擬赦命,著吏部下達。”
於是林延潮向天子道:“草民叩別陛下。”
天子緩緩點頭道:“林卿,此去河南不要辜負朕之期望。”
當下林延潮離開了宮中。此刻展明正駕著馬車候在宮外,一見林延潮即是問道:“老爺如何?”
林延潮笑著道:“回去再說。”
說完林延潮即坐上馬車,不多時馬車即出了東直門。
陳濟川在外候著,一見林延潮安然無恙從宮裡出來,當下大喜與林延潮一併來至林淺淺他們下榻的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