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文魁> 七百五十八章 陳詞(二合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七百五十八章 陳詞(二合一) (2 / 3)

哪知還沒近前,天子就閉著眼睛道:“是張鯨來了嗎?”

張鯨討好地笑道:“萬歲爺真是聖耳,奴才這點聲音都是瞞不過你。”

天子睜眼道:“你的腳步聲,朕還聽不出來。”

張鯨諂笑了幾聲,然後遞上一封公文。

太監將公文轉交至天子手中。天子看了幾眼道:“可察到何人在背後主使?”

張鯨說了幾個名字,天子冷笑道:“這些人官不過是翰林,員外郎,竟能號召朝臣?”

張鯨垂頭道:“奴才會繼續查,不過陛下是不是以龍體有恙之名,先不去皇極門。”

天子擺了擺手道:“不,朕倒要看看這齣好戲,立即擺駕。”

說完天子從御座上起身,坐到飛雲輦上。

此刻文武大臣魚貫從午門左右掖門,經漢白玉金水橋進入皇極門前。

五百餘名官員依著一至九品的朝牌,分列至皇門之前。

官員們垂下頭屏息靜氣。

此刻靜鞭三響,韶樂一起,天子御駕來至皇極門升座。

三輔臣率百官向天子行禮後,然後問安。

眾大臣們看去,天子雖容色有些疲倦,但精神還算可以。

昨夜是太監宮女為了排演太后大壽燃放焰火,令紫禁城失火。眼下既已將人處置,眾官員們也不好就此事繼續追查下去。

但是就在這時一名官員突然從班列出班,來至御道旁向皇帝跪下,朗聲奏道:“陛下,皇城失火併非沒有來由,此乃上天給予陛下之警示,警示陛下在位若不修德政,將來必遭天怒人怨。”

此言一出,百官譁然,天子也是看過不少大臣的彈劾奏章。

明朝官員上諫,一貫以言辭激烈,誇張而著稱。當然文官們自有一套說辭,稱奏章裡言辭不激烈誇張,不足以打動聖心。

所以坐在御座上的天子對這樣'危言聳聽'早有免疫力了。

這也是明朝方有特色,這在清朝簡直不敢想象。

天子也沒有動氣當下道:“這一次宮裡大火乃是人禍,並非是天災,並非是上天之警兆,卿不要無端揣測。”

這名官員卻不依不饒道:“陛下,尚書洪範有云,上天乃賜予大禹洪範九疇,以治理天下。九疇中有庶徵,若國家有道,則風和日麗,海清河宴,若國家無道,則洪澇水旱。故天子應正刑與德,以事上天。”

“是以天意影響人事,這一次宮裡無端失火,加之蘇,松受災,黃河氾濫,都是上天對天子的警示,請陛下修德政以平天怒。”

這一套乃董仲舒沿用至今的天人感應之說。

皇權再高,那也是上天之子,也要受上天來制約。

這紫禁城失火本就敏感,當年朱棣遷都北京,將皇城都建好了,結果一場天火將皇城燒成灰燼。

發動靖難之役,殺人不眨眼的朱棣,因此事以為自己獲罪於天,於是下了一道罪己詔來向天下檢討自己的過失。

所以這名官員藉此事來發揮,天子無可奈何,當下道:“朕知道了。”

這名官員見此道:“臣以為眼下國家的禍患,在於朝廷奸佞未盡。張居正雖已是定案,但朝堂上不少大臣仍暗中同情,甚至就是張黨餘孽。”

“甚至還有大臣自持天子近臣,不惜上書借潞王大婚之事,攻訐朝政,居心叵測要轉移視聽,驚擾太后大壽,離間天家骨肉之情,這等人定要嚴辦。”

“臣懇請陛下扶正祛邪,剷除奸惡,以宏正揚善,來平息天怒。”

這名官員說完,在場官員不由頻頻目視武清侯李偉。

但見李偉卻不動聲色,隱約有幾分得意之色。

詔獄幽暗。

林淺淺不時聽得手鐐腳鐐碰撞響起,想必就是囚禁於此的犯人翻身,移動。

其間不時有短短,或者是極長的痛苦呻吟。

林淺淺從小到大從未見過這一幕,只能緊緊地跟在火把後頭,偶爾火把一時照亮處,照出那木柵欄後一個個空洞無助的眼神,令林淺淺更是不寒而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