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見他對眾圍觀百姓們道了一句:“諸位鄉親,我是海瑞!”
百姓們紛紛道:“海青天!”
“真是海青天!”
“太好了,天子當真讓海青天來此京師當官,如此我們再也不怕貪官汙吏了。”
說著眾百姓們一併鼓掌,歡聲如潮。
海瑞伸手按了按道:“沒錯,我是海瑞,陛下命我海瑞來京師當官,當什麼官呢?總督義學禮部侍郎,是正三品銜!這官說起來真是不小,就算這京城裡,官比我海瑞大的,也不超過這十個指頭。”
老百姓們聞言一陣鬨笑,林延潮也是笑。
海瑞繼續對老百姓們道:“不過我海瑞來京師不是來當大官的,我來此是給鄉親們辦事的。有人會問這興辦義學算時什麼大事?這娃兒在義學禮讀書,不能保他們能當官,也不能保他們當上老爺,相公,那這讀書還有什麼用呢?”
“你們問對了,還是有用的,一個可以讓你們的娃,明白道理,至少能讀書立身,將來不走歪路,二可以讀書識字,不會被人笑話,扁擔倒了不知是個一字,三你們的娃能看懂公文,將來就可以不給那些貪官汙吏騙了,惹毛了咱們,就自己寫一封訟狀,去敲登聞鼓去告御狀!”
海瑞說完,老百姓們一併鼓掌,皆是大聲叫好。
林延潮也不由衷心為海瑞鼓掌。
這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在林延潮眼底,海瑞這是多年來任親民官的本事啊,對於自家子女,老百姓最擔心的事是什麼。
將來走歪路,被人看不起,如他們父輩一般都受貪官汙吏的欺壓。
海瑞不僅緊抓住老百姓心底所想,說話不故弄玄虛,沒拿官場上文縐縐的那一套來對老百姓。他這一席話,加上海青天之名,當然是令老百姓們都是十分信服。
海瑞見老百姓們歡聲雷動,於是命家人挑出了兩個破舊的箱子來。
見此一幕,眾老百姓們都是不解。海瑞拿這舊箱子幹什麼?
但見海瑞道:“這一次陛下命我海瑞總督義學之事,給了我十幾萬兩銀子,這錢不少,但金鑾殿上陛下問我能為老百姓建多少所義學。我當時與陛下說,洪武八年時,太祖有令天下五十戶立一社學,讓五十戶裡的老百姓們都能讀書。”
“但後來此制廢弛,天下沒有人再記的。可我當殿與陛下拍胸脯的,我海瑞雖不才,但也要恢復太祖時之制,我們順天府的戶數有十萬一千一百三十四戶,那麼我海瑞就建兩千零二十三所社學,陛下當殿笑話,說就這十幾萬兩,不可能辦這麼多義學,我海瑞是在做大夢。”
老百姓們又是笑。
海瑞繼續道:“陛下金口,我海瑞不敢頂嘴,只好說既然如此,臣唯有把陛下給的每一文錢都用在老百姓身上,能辦多少義學是多少所義學。”
“我海瑞來京任官就帶了這兩箱子行李,裡面的東西就是我海瑞所有的家當,將來我海瑞離京之時,我再把這兩個箱子開啟給鄉親看。讓眾鄉親看看我海瑞有沒有在陛下面前撒謊?有沒有將每一文錢都用在了咱們老百姓的身上!”
海瑞說完之際,家人將兩個箱子開啟,將裡面的東西一個個擺在一草蓆上給眾人過目。
海瑞也是當過一省巡撫的,但見箱子裡除了幾件官袍還像點樣子外,其他都是普通老百姓所用,葛布帷帳,麻織衣裳,一切的衣帽鞋襪都是舊物。
林延潮見此也不由點了點頭,轉身看去但見陳濟川,展明以及身旁的老百姓,都在伸手擦眼淚。
林延潮對二人道:“此事託付給海剛峰,我已放心,咱們走吧。”
陳濟川,展明答允一聲,隨著林延潮離去。二人邊走,還一步三回頭。
林延潮上了馬車後,外頭陡然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林延潮笑了笑,挑開車簾,看著老百姓們道:“看來國事仍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