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延潮也不得不嘆身在皇帝那位子的難辦。有的人是知道太少,兩眼一抹黑,不知如何選擇。
而皇帝是知道太多,大家各執一詞,而不知聽誰的。難怪張居正臨走時,勸小皇帝,一定不要輕信文官在奏章裡的話。
林延潮道:“陛下,海瑞妻妾之事,這些臣不知,這些事或許有,也或者有人蓄意摸黑,未查明前陛下不可貿然論斷。”
小皇帝點點頭道:“那就是了。朕沒有冤枉你,你不知海瑞其人,不察其為官操守,還敢薦給朕,這薦人失察之罪,你逃不了。”
張鯨再給林延潮使了眼色,讓他不可與小皇帝再辯,立即當殿認錯。
林延潮看見張鯨使得眼色,於是垂下頭。
正在小皇帝,張鯨都以為林延潮要當殿服軟時。
林延潮突問了一句:“陛下,敢你知道事功之學嗎?”
林延潮面上帶著恭敬謙卑的笑容,但說這話的口氣卻誠懇至極,令你彷彿想起了後世賣保險的或是房產中介。
小皇帝與張鯨都是一愕。
小皇帝又好氣又好笑地道:“林卿家,此言何意?你事功刊,朕每期都有命乾清宮管事牌子去書肆給你買來。”
林延潮當下拱手道:“謝陛下,臣想之所以薦海瑞為禮部侍郎,總督義學之事,與他私德何干呢?魏無知向漢高祖薦陳平,漢高祖言陳平曾盜嫂受金,人品堪憂。魏無知向高祖道,臣向陛下薦的是其才,而非其之德。”
“陛下,理學言操守,但事功之學僅在事功二字。陛下問臣海瑞操守如何,臣卻不知,臣只知他能事功而已。”
林延潮話裡的思想,放在今天就是‘黑貓白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但古人就是不吃你這一套。
小皇帝對林延潮事功也頗有了解,反駁道:“事功學也講義與利,要以利合義,無仁德為指何以事功。若不辨明官員之操守,讓無德之人,如何敢用他為官事功?又豈敢用他治理百姓。”
林延潮問道:“敢問陛下,若有地方官自身清正廉潔,卻無一事有益於百姓,這能稱好官嗎?”
小皇帝道:“恐非好官。”
林延潮道:“陛下明鑑,依事功之學而言,居官者操守不過小義小功,救民濟世之功方為大德大功。陛下治下之老百姓,不在意居官者有無食魚肉,只在意自己碗裡有無魚肉;百姓不在意居官者妻妾幾許,只在意自己夜夜能否與其妻共枕。”
“故而百姓之利,方才天下之大功大利。居官之義,就在於以老百姓之利為利,義利合一行之即為事功。”
林延潮說到這裡,小皇帝擊掌稱許道:“說得好。”
林延潮續道:“所以世上為官清廉之人不少,卻多是碌碌無為,在任上只知空談性命,無一事有益於百姓,這不是誤國嗎?這等人為萬年青草,只能傲風雪,不可為棟樑。但偏為何海瑞名聲最著,因為其能,海瑞在任上敢力摧豪強,安撫百姓,清丈田畝,甚至還善治水利。”
“臣看過海瑞為官履歷,他為應天巡撫時,請浚吳淞、白茆,通流入海。太湖水以吳淞江入海,吳淞江之治難,古今皆難,從國初以來朝廷費了數百萬兩,無數役力一直無法疏通。但海瑞任應天巡撫後,修壩建閘港,讓太湖水以黃浦為主幹,而吳淞為支流,只費數月,數萬民夫,朝廷之難解決,從此再無大患。若海瑞不是能臣,還有誰能為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