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延潮看著這碗魚湯,不由有幾分感動,當下道:“多謝大伯了。”
說完將魚湯喝盡,當下林延潮道:“侄兒在此拜別大伯,三叔了。”
大伯三叔都一併道:“好好考,莫要擔心家裡。”
當下林延潮登上船,與岸上的家人揮手告別。
船伕撐篙,張帆。船隻沿江溯流直上,林延潮站在船頭看著家鄉山水,終於已是漸漸遠去。
以往離家都是一月數月,但這一次卻別去經年。
家鄉已是遠去,天空又下著小雨來,春雨透著幾分溼寒,令林延潮心底有些發悶。
他回到的船艙,心底思鄉情重,又掛念林淺淺和祖父,不想看船外的景色,在船上讀了會書,就合衣而睡。
這一睡昏昏沉沉不知多久,睡到了夜裡,林延潮覺得眼前微亮,睜開眼,才明白是透過蓬艙的月光。
天邊烏雲早已是散去,一輪明月升至半空,他躺在船艙裡,月華撒在身上,耳邊聽著船艙外浪濤聲,不時可以聽到沉重的腳步聲從艙旁的甲板上走過。
此刻林延潮已是沒有了睡意,披衣起身,走到船舷,但見船已是停下,泊了河央,而春雨下了白天后,閩水又漲了不少。
此刻雨消月出,月光照在大江之上,江河泊泊流淌,林延潮看此時此景,思鄉情緒消減了不少。
一名船伕路過,見了林延潮道:“老爺起來了,肚子餓不餓?你的隨從說你睡得熟,也沒敢叫你。”
林延潮摸了摸肚子,笑著道:“倒有那麼一點肚子餓了。”
船伕道:“好咧,鯽魚面,早都給老爺你熱好了,我給你端來。出門在外沒家裡講究,吃不慣的話,請多包涵。”
“哪裡,有勞船家才是,”說著林延潮拿了幾文錢塞到了船伕手裡道,“船家拿去喝酒。”
不久一大海碗熱騰騰的鯽魚面端來,林延潮回到艙內,吃起面來。
這鯽魚面裡放了魚露,外人吃起來格外生腥,但對於從小在江邊長大的林延潮而言,魚露可是美味啊。
數日之後,船即在建陽府的浦城登岸。浦城乃閩水上游,也是米糧之地,民諺裡常有一句,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
沿江隨處可見糧船,以及運木的木排準備沿江而下,放往省城。
林延潮的好友于輕舟就是浦城人,眼下正在家讀書準備第二次赴院試。林延潮來此到他家裡盤桓兩日後,改船登陸走仙霞古道入浙。
出閩有兩條要道,一條是鉛山道,一條是仙霞古道。
鉛山道出閩,經江西,再至浙江,雖遠但地平坦。但仙霞古道就難走許多了。
仙霞古道最難行,就是仙霞嶺,當初阮大鋮降清後,隨清軍入閩,為邀好主子,不顧重病爬仙霞嶺,結果力竭而死。
林延潮也是費了數日翻過仙霞嶺,然後沿著古道至浙江衢州後,又改陸登船繼續北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