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文魁> 第三百八十七章 平夷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八十七章 平夷詔 (2 / 2)

不過張居正這建議可謂合情合理。餘有丁,潘晟二人聽了都是稱是。沒有絲毫反對。

潘晟複道:“元輔,獻俘大典上,於午門上宣讀平夷詔乃是重中之重,此告文武百官,知天下黎民,懾外夷番邦,讓四海畏我大明煌煌之天威。”

張居正聞言頷首表示知道了。

說完後餘有丁,潘晟,以及鴻臚寺官員一併退下。

這時張四維向張居正道:“今日經筵之時,聖上也有過問平夷詔之事,當時聖上言道,年少時讀陳湯上書,宜懸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此句讀來,天子至今猶記掛在心。眼下李成梁定寬甸之功,可比陳湯,不知是否有名句和之,令之名著青史。”

張居正不置可否,問道:“平夷詔草擬得如何了?”

屬吏當下去東房催問,不久五名誥敕房裡輪值的翰林一併來到文淵閣。這幾人分別是張嗣修,餘孟麟,王應選,鄧以贊。

其中張嗣修是張居正二子,萬曆五年的榜眼入翰林院。除了五名輪值翰林外,還有十幾名兩房的中書舍人。

張四維問道:“平夷詔擬得如何了?”

五名輪值的翰林都已是寫好,身為翰林自是出類拔萃,其中以餘孟麟,王應選,鄧以贊三人猶勝。

餘孟麟是萬曆二年的榜眼,僅次於孫繼皋,不僅文章寫得好,而且在楷書草書上很有造詣,都是翰林院一絕,普通視草和例行公事誥敕房都是由他代筆。

至於王應選受業於大家顏鯨,因文采斐然,與幾人一併稱為顏門四子,當初嚴嵩仰慕其才華,曾招攬被拒絕,後來透過科舉,考取萬曆二年的探花,踏上仕途。

最後的鄧以贊更是了得,他是隆慶五年的進士,張居正的門生,會試第一人,廷試也是第三。這鄧以贊與狀元張元忭一併都是王畿的弟子,屬於王學門人。

這三人都是大才,在翰林院裡也算得上拔尖。

當下五人進文章給張居正過目。

張居正閱罷對張四維,申時行問道:“你們覺得如何?”

張四維道:“回元輔,我以為餘伯祥可行。”

申時行道:“我倒是以為王俊卿文體典確。”

其實鄧以贊文章也寫得不錯,但他是王學門人,故而二人都沒有提。

張居正本是支援王學的,在位後,卻閉天下書院,排斥心學,打擊如何心隱之流,鄧以贊因此不滿勸了幾句,讓張居正不悅。鄧以贊一度辭官,張居正念他是自己門生,不僅召他回來做事,還升他為中允,輪值內閣。

張居正將文章丟至一旁,對五人道:“重擬。”

五人臉色都是變了,張嗣修身為張居正的兒子,當著內閣裡這麼多中書舍人,以及內閣屬吏的面子,也是臉面無光。

五人只能悻悻回到內閣東房。(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