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延潮繼續吃菜,這時感覺身旁有人拉自己袖子,轉頭看去,但見卻是盧義誠。
盧義誠一臉忐忑地問道:“宗海,你稍後有向太宰敬酒嗎?”
林延潮點點頭道:“當然是要去的。”
自己可以不巴結,但不表示自己可以得罪的,敬酒沒什麼,不敬酒被人記住了才叫慘呢。
盧義誠當下懇求地問道:“宗海,那等會可以帶上我嗎?我自己一個人不敢去。”
林延潮點頭道:“甚好,我有些乏了,有個人陪在一旁也不錯。”
盧義誠鬆了口氣道:“好,多謝宗海了。”
林延潮舉杯與盧義誠朝王國光那走去,但聽附近笑聲不斷。
幾名官宦子弟家的進士與王國光敬酒時,談笑風聲,絲毫也不因對方是吏部大員而怯場。
林延潮看去那為首一人就是二甲第一名,前禮部尚書董份的孫子董嗣成。
林延潮不由感嘆,與盧義誠這樣寒門子弟一比,董嗣成這樣的官三代,先天就帶有優勢。人家自小隨祖父,見得就是高官顯要,即便面對吏部天官這樣的大員,也是不怯場,還能說幾句笑話。
董份曾任吏部左侍郎,而王國光是吏部主事,曾是董份屬吏。
王國光向董嗣成問候其祖父,也就是他過去上司身體如何,期間談及當初二人在吏部公事時的舊事,二人談話其樂融融。
董嗣成在王國光面前完全是執子侄禮,十分親密,其餘進士看了不由生出‘我等就算拍一萬句馬屁,也不如此人提他祖父一句’的念頭。
王國光與董嗣成正談話時,扭頭瞧見了林延潮站在一旁。在其他進士爭先恐後地擠來與王國光敬酒中,林延潮就這麼安靜站著,不急不躁,默默地等候,令王國光不由暗暗讚許。
王國光笑著道:“這不是三元及第的狀元公嗎?”
林延潮當下上前道:“是,下官來給太宰敬酒了。”
“豈敢!”王國光聞言就要從席上起身。
林延潮趕忙搶過兩步道:“下官何敢勞太宰起身。”
王國光見此笑著道:“狀元郎也太客氣了。”說完重新坐在席上。
林延潮當下給王國光把壺奉酒,說些福祿康壽的話。
至於步步青雲,升官的話就不提了,對方身為吏部尚書,已是人臣巔峰了,哪裡來步步青雲,你是要謀逆篡位嗎?王國光再升一級就是大學士,但王國光非翰林出身,是沒有入閣的機會。
王國光對林延潮很滿意,說了一番勉勵的話。
這時一旁董嗣成突道:“狀元公才高八斗,今日金殿傳臚時所賦之詩可名傳天下,眼下值此恩榮宴時,不如再留一詩,好讓我等大開眼界。”
董嗣成這麼說,一旁眾進士們都是叫好。王國光也是點點頭。
林延潮笑了笑道:“董兄太高捧我了,在下今日不過是興起而作,倒是我身邊這位同鄉誠之兄,才思敏捷,詩才更是了得,這首恩榮宴詩由他來作如何?”
盧義誠聽林延潮這麼說,頓時驚喜交加,林延潮把這在吏部尚書面前,表現的機會推給了自己。
而王國光聽了不由目光一亮,其餘進士也是明白過來,不由為林延潮此舉讚歎起來。林延潮眼下已是三元及第,當今文魁,就算再賦一首好詩,也不會給自己名氣增添多少,而眼下揚名機會推給別人,此乃是成人之美,君子之德啊。
當下王國光與眾人目光一併看向盧義誠。
盧義誠頓時忐忑起來,在腦中思索片刻於是道:“唱榜東華未可驕,一身從此許國朝。莫提前路荊棘否,留此初心試徑遙。”
“好。”
眾人見盧義誠當堂賦了一首合乎韻律的詩來,不由點頭。
王國光笑著道:“真有疾才也。”
王國光這麼說,是誇讚盧義誠反映敏捷,當堂作了這麼一首詩來。
而盧義誠得吏部天官這一句誇獎,頓時激動得身子都顫抖起來,努力保持鎮定地道:“多謝太宰誇獎。”
王國光見盧義誠這緊張的樣子,不由莞爾道:“真質樸之人。”
稍後林延潮與盧義誠一併告辭退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