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林延潮就先隨徐火勃去他家中一觀。
九仙山在省城西南,與東南提學道所在的烏石山對峙並立,猶如省城的兩闕一般。
山上古蹟甚多,留下不少文人騷客的題跋。山上還有一塔,此塔名為定光塔,在嘉靖十三年時遇雷火,二十七年時重建為七層八角磚塔,塔外敷白灰,又名白塔。
遠遠望去青山聳翠,古塔峭拔。
易園就在山麓,依山而建,其院遠往來之通闕,僻處小巷深處,雜廁於民居之間,是一處鬧中取靜的好去處。
徐火勃先道:“林解元,前面就是我家,你先慢行,我入內通稟一聲。”
林延潮點了點頭,當下徐火勃先走,自己在僻道中慢行,不久來到園子前。
但見一位穿著錦袍的中年男子,與徐火勃及兩名少年站在園門外。
林延潮連忙上前幾步,先是行禮。
那中年男子亦是行禮道:“解元郎能光臨寒舍,實是蓬蓽生輝。”
林延潮知對方乃徐火勃之父徐㭿道:“不敢,徐兄不嫌棄在下打攪就好了。”
那中年男子對兩位少年道:“熥兒,熛兒,你們一直說要見林解元,而今林解元來了,還不拜見!”
當下他一旁兩名少年一併行禮道:“見過林解元。”
林延潮問過徐火勃,知其兄名為徐熥,十二歲即成為閩縣生員,去年鄉試試水,結果沒中。至於弟弟徐熛還在蒙學之中。
林延潮取了兩串翡翠珠子給兩位少年道:“初次見面,未備厚禮,這兩串珠子拿去把玩吧!”
徐㭿開口謙讓,不過最後還是收下,兩位少年都是很高興。
當下徐㭿請林延潮入內參觀。
進入大門先是起居的寢室,寢室後有樓三楹,曰紅雨樓。紅雨樓即徐家人讀書藏書之地。紅雨樓二樓置書,一樓讀書。紅雨樓旁還有一樓,名為柿葉山房,聽說是藏書刻書之用。
這紅雨樓在明末很有名,連錢謙益,馮夢龍都來此借過書,幾可與天一閣媲美。
一行人沒有先去紅雨樓看藏書,而是繞過樓後,南面有園半畝。
林延潮抬起頭,但見園牆門額寫著退思處三字,左右對聯,竹裡靜消無事福,花間補讀未完書。
林延潮不由點點頭,徐㭿對這對聯顯然十分自得問道:“解元郎覺得如何?”
林延潮道:“有種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等心遠地自偏的情懷。”
徐㭿大喜道:“解元郎真我的知己,來裡面請,更有妙趣。”
林延潮當下與徐㭿一併遊園,但見園內栽種著無數花木,徐㭿道:“園內惟竹最繁,素竹彤竿,清風時至,天籟自鳴,在此讀書再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