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絲毫不比現代人。對爺爺,大伯而言,還是以鄉土自豪,而從來沒有因把家搬到市井裡。就以城裡人自居起來。
這一天,家裡僱了一艘烏蓬船,一家老小都穿戴整齊登了船,一齊返回家裡,這也算是衣錦還鄉了。
水程很快,不久烏蓬船即劃到了家鄉堤壩外的漁船碼頭上。
這裡停泊的都是疍民的連家船。
但這一天船還沒到岸。連家船都搬走了,就見的碼頭上,村裡的父老鄉親們,都是聚了一片在碼頭上。
大伯頓時昂首挺胸站在船頭,對林延潮道:“他們都是來看你的,本村第二個秀才呢。”
眾鄉親林延潮平日都是熟識的,在村裡也沒少打招呼,但今日一見眾人都是拘謹起來。
林延潮心想一來是自己年紀大,鄉親不好如過去見了面,就摸著腦袋一陣亂轉,二來就是自己秀才身份,在他們眼底已算得體面人了。
林延潮還是依著規矩,向族長,村裡老人行禮。
之後就是祠堂重修的大祭了。
祭祀時,林延潮才知道原來他這一支林氏,來路還是蠻顯赫的。
在閩地有一句民諺‘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說得是閩地以這四姓最多,而陳林兩姓更是佔了閩中近一半。
現在林姓最顯有數支,如出了林則徐的文峰林,現在還默默無名,明朝最有名的莫過於八進士五尚書的濂浦林氏,稱為東林。
濂浦林之後就是水西林,而林延潮這一支就出自水西林。
水西林與濂浦林,都是科舉強族,以往輝煌歷史就不提了,現在在世的就有三名進士,而且是祖孫三代。
一位就是生於成化十六年,正德九年登進士第的林春澤,萬曆年天子登基,福建巡撫給水西林家送‘六朝大老坊’的牌坊,說的是你老人家,居然歷經六朝天子。而現在林春澤年近百歲,住在南嶼家裡,算是實實在在的人瑞。
林春澤以下,就是其子林應亮、其孫林如楚兩位進士,都是在朝做官。
不過宗家如此顯赫,洪山村與之相比就寒磣多了,洪山村林氏從水西林一支分出好幾年了,本來就是庶出,科舉上一直不得力,好幾代沒一個舉人不說,連秀才也是十年前有了一個。
數代之後這邊自覺和宗家相較實在太沒有臉面,實在也不好意思上門認親,兩邊也是漸漸走得淡了。只是在水西林宗族大祭時,會請洪山村這邊一兩人,修族譜的時候,派個人過來問問你們幾口人,也少不了寫上你這一支的名字。
至於其他就沒有更親密的關係了。
而眼下林延潮取了院試第二,總算是有‘我洪山林氏從此站起來’的感覺,故而這一次才大肆操辦,還知會了宗家那邊。
ps:多謝大家投的月票和,今天想再求一下,後面有很給力的推薦,月票,可以讓本書成績更好一點,讓更多人來看本書。(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