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機聽了李贄的話後,心底耿耿於懷,自己在李贄門下求學這麼多年,沒聽得他這麼評價過任何人。
過了幾日,李廷機去參加泉州府本地舉人的一次文會。
文會里不免指點江山,舉人們說得最多的,就是兩年後的會試。
李廷機有些喝醉了酒,對眾舉人言道:“你們今科需快些考,若是放到下一科,恐怕就沒有機會了。”
眾舉人聽了李廷機的話,又見他醉態,於是就笑著道:“莫非李兄今科不與我爭,要放到下一科再試嗎?如此還真是今日最好的訊息呢。”
李廷機聽了哂笑道:“我算得什麼,溫陵居士說了,閩中有一神童叫林延潮,他遇到了也當為他避路,放他出一頭地。爾等又自比溫陵居士如何?難道不讓此一頭之地嗎?”
溫陵居士就是李贄的號,眾舉人都知李贄之人,不過此人為人狂傲,眾人都將他視作狂士,只有李廷機一直敬重他的才學。
不過令人鬱悶的事,李廷機的才學在眾人之中又是公認的,當年號稱制義技壓一閩,不是吹牛皮吹的。
“你說這林延潮才學好,如何證明?”
李廷機道:“待閒草集一出,你們就知道了。”
當下眾人聽了將信將疑,當作李廷機的醉話,或是認為李贄又癲狂了,不以為意,但有心人卻記得閒草集三個字。
他們回去與同窗,後輩閒聊了幾句,當下有幾名有心人,就託在閩中的好友,待閒草集一出,就去購來一看,看看這被李贄盛讚的林延潮才學到底如何?
這樣濂江書院的閒草集,也有了少許人的期盼。
濂江書院那邊對於李贄點評閒草集的書稿追得很緊,當時這樣的書稿,不少都要請名人來點校,如此託名人效應,這樣文章會更好賣。
李贄的才華在閩中士林是很有爭議的,不少人認為李贄的那套學說,大抵是人之非,非人之是。也是別人說對的,你說不對,別人說不對的,你說對,透過唱反調的模式,來給自己增加名氣。
但不管怎麼說,這樣非主流學者的名氣,還是擺在那邊的,很多讀書人受正統官方的學術壓抑多了,反而是李贄這些嬉笑怒罵的文章感興趣,也是迎合了不少讀書人的逆反心理。
所以無論怎麼說,只要李贄的名氣擺在那,能給他點評過的書,在書肆那銷量都很不錯。
從泉州府那傳來的零星言語,李贄名人效應,加上濂江書院這閩中第一書院的名頭擺在那,城裡的各個書肆書棚裡,已是有讀書人來書肆詢問閒草集的情況。
書肆書棚裡的夥計與掌櫃,朝奉們說,最近有幾個讀書人,來本店似在打聽一本閒草集,不知此書別的書肆是否有在賣?
掌櫃,朝奉們聽說後,不免就直接找到林垠,林燎二人,問到了這件事。
林垠,林燎聽說書還沒出版,就有讀書人在打聽,不由都是大喜,心想這是要火了的節奏。他們卻不知道始作俑者,卻是李贄點評林延潮的一句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