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王軒待在太守府裡面沒有出去,就連發電機也從將作監搬了過來,老老實實的在家裡“充電”。
再配合他們故意傳播出去的謠言,瞬間果然信以為真了。
半個月以後,孫堅帶著程普、韓當、黃蓋、祖茂四員大將,領兵三萬,藉口要去江東老家探親,想要從丹陽郡借道。
這個藉口說出來,誰相信誰就是傻子!你回家探個親,需要帶著三萬軍隊嗎?這擺明了就是假途伐虢!
孫堅的吃相實在是太難看了,不過他也不在乎。自從他殺掉自己的荊州刺史王叡之後,名聲就沒有好過。
丹陽郡,王軒也已經做好了準備。
他帶著三百玄甲精兵,以及從郡下各縣抽調來的兩萬餘兵馬,囤兵春谷縣,與孫堅的軍隊隔長江對峙。
丹陽郡與廬江郡之間隔著長江,孫堅想要打過來,必須要先突破長江天險。
按理來說,王軒應該死守著長江天險,將孫堅的兵馬擋在長江對岸。
可事實並不是如此,王軒出生北方,擔任當陽郡太守一職也才幾個月的時間,他手上的那些精銳老兵大多也來自北方。
反而孫堅和他手上的將士,大部分都來自江東,孫堅更是有“江東猛虎”的稱號。
北方士兵不善於水戰,硬要和孫堅在長江上面爭鋒,那簡直就是找死。
沿江佈防也不靠譜,那麼長一段長江江面,孫堅大軍隨處都可能登陸,王軒又有哪有那麼多兵馬來沿江佈防?
所以王軒乾脆把孫堅放過來,陸地上面一戰定輸贏!
孫堅想要打下丹陽郡的郡城宛陵,必須要先拔掉春谷縣,否則便會腹背受敵。所以王軒選擇在春谷縣囤兵,與孫堅決戰。
一切都沒有出乎他的預料,孫堅率領軍隊順利渡過長江,直奔春谷縣而來,囤兵於縣城之外。
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
孫堅手下的兵馬雖然要勝過王軒,但也多不了多少,強行攻城顯然不靠譜,圍城那更是犯了兵家大忌,容易被王軒一一擊破。
所以孫堅直接讓人在城外叫陣,想要激怒王軒,將王軒引出城外決戰。
王軒自然不會中計,孫堅率軍遠道而來,再加上他剛掌控廬江郡不久,後勤補給上面要吃了一些虧,想要速戰速決的應該是孫堅才對。
正是因為清楚這一點,因此王軒擺出一副要打持久戰的樣子,閉城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