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八家鋼廠裡,只有兩家在生產,其中一家已經答應了登峰的條件,同意入股並且提供技術支援。
不得不答應,這樣的日子實在難熬,再繼續下去不好挺了。
另一家劃分給了鼎然,儘管李明文好事說盡,可那家老闆還是沒有同意。
鼎然跟登峰不一樣,李明文跟張小白更不一樣,那家老闆心裡有顧慮,怕別鼎然吃掉。
張小白要做的事情很簡單,極力促成此事,為此跟唐靜兩人親自出馬當說客。
談了兩次,李明文一再讓步一再承諾,最重要的是張小白和唐靜做擔保,這事終於成了。
果然,最後事情還是在酒桌上解決的,張小白著實喝了不少。
既然已經成功,登峰和鼎然動作很快,立馬派技術人員過去幫助協調其生產。
兩家大公司有訂單,有技術人員指導,產品質量有保證,登峰和鼎然又勻了些單子過去。
只用一個月的時間,兩家瀕臨停產的鋼廠活了過來。
李明文再次找到張小白,上來就挑起大拇指,笑道:“張總,這招真不是一般的高啊!又有一家鋼廠聯絡我了,看那意思想要合作!”
李明文之所以這麼高興,不單單因為這事成了,他突然發現這種合作方式確實不錯,那家受鋼廠條件和裝置限制,只能生產技術含量不高的產品,對於鼎然來講,這些單子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這樣一來,既沒丟掉利潤,又可以專心研發生產高技術產品,何樂而不為?
登峰的情況跟鼎然相同,只不過張小白早就想到了這一點,所以並不意外,他的目標就是這個,統一唐城十大鋼廠,用調配生產的方式發展唐城鋼鐵業。
張小白笑道:“我這邊也有一家動心了!”
李明文問道:“張總,我們再添一把柴怎樣?”
張小白問道:“什麼意思?”
李明文說道:“我發現那些鋼廠的管理很落後,給他們派出去管理人才怎樣?到時候利潤肯定會提高!”
這種事張小白早就發現了,從入了這行就知道,那些鋼廠大多是家族企業,高層幾乎都是親朋好友,管理極其不正規。
陳南平當初退股,就是因為太過失望而又無力改變。
一開始那些老闆不知道管理的重要性,加上鋼鐵行情好,怎樣就能賺錢,殊不知在不知不覺中即便賺錢也損失了不少錢。
後來形勢不好了解了管理的重要性,但那種管理模式已經根深蒂固,要想改變依然不易。
這就是其他大多數鋼廠的現狀,李明文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想去改變。
張小白想了想,說道:“李總,想法固然好,但目前為止不可行!”
李明文不解道:“為什麼?”
張小白說道:“其一,改變他們的管理模式,不是派一兩個管理人員的事情,而是要徹底改變他們的思維,這一點太難了!”
還有一個難點,張小白沒有講,涉及到太多勾心鬥角,要想改變必然涉及到動人,動誰都會有阻力。
張小白繼續說道:“第二,目前鋼廠老闆還不信任咱們,咱們覺得是去幫他們,他們很可能覺得咱們要奪權,好不容易行成的融洽關係會產生隔閡!”
綜上所述,張小白不同意派管理人員。
但最終的目標是改變那些鋼廠落後的管理模式。
路要一步步走,走急了容易扯著蛋。
李明文想了一陣,苦笑道:“張總,不是奉承您,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