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白接上唐靜,前往陳南平家。
張小白笑道:“靜姐,你說陳哥摳不摳門?好不容易請回客還在他家吃!”
唐靜笑道:“陳哥請回客就不容易了,還要啥腳踏車?”
作為上一代人,用讚美的說法是,陳南平保持了勤儉節約的光榮傳統。
另一種說法則是摳門,張小白自認已經夠摳門的了,可是跟陳南平根本沒法比。
在鋼廠裡廣為流傳著一個小笑話,說陳總之所以喜歡釣魚,並不是喜歡那種感覺,而是為了吃魚不花錢,釣的魚都放在冰箱裡,上頓下頓可勁的吃。
張小白問道:“知道什麼事嗎?”
唐靜說道:“你回來了,我感覺是具體談退股的事情。”
張小白點點頭,跟唐靜想到一起去了,又問道:“找機構估算鋼廠的價值了嗎?”
唐靜說道:“陳哥說12月底才正式退休,我還沒來得及找機構評估。”
張小白問道:“靜姐,你估計咱鋼廠現在值多少錢?”
唐靜想了想,說道:“辦公樓廠房裝置等硬體,加上現金流盈利,再加上咱登峰的品牌效應,參考現在鋼鐵行情,怎麼著二十億是有的。”
評估企業的價值需要專門機構,唐靜只是大概說了一下情況,張小白對於這個數字並不吃驚,事實上他自己也估算過,只會比這個數字多。
如果按照二十億算,陳南平退股,需要給他四億,鋼廠雖然值那麼多錢,可一下子拿出這麼多現金,不可能的。
張小白沉默了片刻,說道:“還是那句話,咱們湊不夠的話就給陳哥打欠條,決不能虧著老人家。”
唐靜讚許的點點頭,說道:“成,想當初咱們合夥的時候,都是陳哥操持起來的,沒有陳哥就沒有現在的登峰!”
倆人一路閒聊,不知不覺駛進陳南平的小區。
即便這麼有錢,陳南平依然住在一棟老舊小區內,還是地震後建的房子。
陳南平的老伴去年過世,兩個孩子都在外地,只有他一個人住。
倆人上了三樓,輕輕敲門。
不一會兒,圍著圍裙的陳南平出現在他們面前,笑道:“呦呵,來就來吧,還帶什麼東西?”
還是唐靜想的周到,在門口的水果店買了些水果。
張小白笑道:“陳哥,我才想起來你啥目的,之所以在家裡吃就是想讓我們帶東西來啊!”
陳南平佯裝要打,伸手接過水果。
張小白剛進屋,還沒來得及換鞋,便看到沙發上坐著一位老熟人。
“呀!楊哥,你也在啊!”
楊北斗笑眯眯的看著張小白,“對啊,陳老頭好不容易請回客,怎麼能缺得了我?”
張小白換上拖鞋,挑起大拇指說道:“英雄所見略同!”
陳南平皺眉道:“老楊頭你還好意思說我?每次去你家,你都給我做疙瘩湯,連他孃的花生米都沒有!”
張小白立馬成了牆頭草,使勁點點頭,說道:“對對對,我可以證明!”
張小白還真在楊北斗家吃過疙瘩湯,味道雖然不錯,確實沒有菜。
楊北斗哈哈大笑。
一對老夥計,活到這麼大歲數,鬥嘴也是一種樂趣。
張小白看了看餐桌,好傢伙,一個菜都沒上呢。
張小白嘆息一聲,說道:“得!看來我來的正是時候,都交給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