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第七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
暢飲公司的大會議室裡分成兩個陣營。
一方是董事長王康,獨子王成功以及兒媳鮑小妹。
另一方只有一個人,也不算外人,王康的遠房表弟暢飲昔日的元老功臣,如今常飲的法人吳常泰。
會議室大內緊閉,至此之外再無他人。
利慾薰心,朋友變敵人,親戚成仇人。
看來有些時候,維繫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不是血緣,而是利益。
幾個月前,王成功聽從張小白意見,說服了父親,暗地裡成立一家新公司,讓認為最可靠的吳常態當法人,然後生產出一種名為常飲的飲料。
這麼大的事情,王康以及王成功戒心很重,不僅在私底下跟吳常態簽訂了協議,而且在管理上一點權利都沒有給他,完全將他看成了擺在檯面上的傀儡。
由於在飲料這個行業裡有經驗,王康父子又拿出大筆資金扶持,再加上常飲飲料的口味確實不錯,一經推出便獲得消費者的青睞,銷量直線上升。
暢飲,從誕生那一刻起,消費者們就對這個名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明擺著跟暢飲打擂臺競爭。
事實也確實如此。
上市兩個月,常飲在安蘇省已經小有名氣,當然跟飲料界的大鱷暢飲還是沒法比較。
然而進入年過,也就是銷售高峰期,常飲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舉動。
蚍蜉要撼樹。
安蘇省以及周邊兩個省,凡事暢飲的銷售區域,常飲都打出廣告,沒有請大明星,只是一些小角色,但內容著實有點意思。
場景很簡單,一女孩喝著暢飲,另外一個女孩奪走她手中的飲料,並且笑道:“暢飲時代過去了,現在喝常飲!”
如果說以前競爭還算暗地裡較勁,這一次可是擺在了明面上,這是正式跟暢飲宣戰。
廣大人民群眾這個瓜吃的很樂呵,之前就知道有個暢飲,如今又出了個囂張跋扈的常飲,看著真是過癮。
但他們不知道,這只不過是暢飲的一個經典營銷案例。
用的就是暢飲的名氣,宣傳常飲品牌。
果不其然,自此以後,常飲銷量再上一個臺階。
隨後暢飲進行反擊,沒有在電視上進行反駁,而是實實在在給了消費者實惠——降價。
然後常飲不甘落後,也開始降。
暢飲,常飲,打的不可開交。
名字相似,味道也相近,拼的就是價格。
你方唱罷我方唱,輪流演大戲。
最願意見到這種情景的是消費者,盼著他們打的越熱鬧越好,價格將的越低好,這樣才能得到最大的實惠。
打完價格戰,彼此又開始出臺各種銷售政策,例如喝飲料贈旅遊,喝飲料得汽車等等。
不知不覺中,這場熱鬧的“戰爭”被越來越多人知曉,換句話來講,暢飲和常飲的名氣也都在增長,尤其是安蘇省附近那個兩個省,竟然佔領了百分之五十的市場份額。
吃瓜群眾們樂呵,王康王成功父親更高興。
他們是幕後指使者,更是最後獲利者,就這一個過年期間,同比去年利潤增長了一倍。
這就是買的不如賣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