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來分析去,什麼都沒有分析出來,最後直接不分析了。
既然徐平安沒意見,那就直接採購,暫緩國內自行建造星際飛船,等天啟集團總部搬遷到火星了,徐平安離開地球了,在自行建造星際飛船好了。
就這樣,米國下訂單了。
外界討論這件事亂糟糟的時候,艾德留斯島上一艘星際飛船起飛了,上面滿載各種的建築裝置,挖掘機跟運輸車輛,分別佔據了一半。
飛船離開的時候,還有很多貨輪在排隊卸貨,這些貨輪上面運載的,還是建築機械。
這一次天啟集團採購量極大,不少廠家的庫存都被一掃而空,天啟集團的訂單對這些汽車集團來講,是一次大補。
天朝四家生產建築機械車輛的公司,歐洲三家,米國一家,八家公司的庫存被一掃而空。
從米國採購,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通用公司擁有建築車輛庫存比較多,價格便宜,不採購很可惜,採購部的人請示了徐平安之後,就直接下訂單了。
火星,此刻已經開始抬高地勢的工程,從北面開始,一層層的推進。
每抬高五十厘米高度,就需要碾壓裝置工作,一層層的徹底夯實之後在繼續升高。
每天早上八點開工,一直到下午六點結束。
車輛,都必須開進位制定的倉庫內,不得在外面停留,因為此刻火星的晚上還不適合人類活動。
零下幾十度的低溫能讓你凍僵,車輛在外面會被凍壞的。
倉庫全部都進行了保溫處理,保持十五度的恆溫設計,清早可以直接開出去使用,東南西北四個大門,進出都非常的方便。
亞爾曼跟張建斌兩人每天都帶著一票人忙碌著,身邊跟隨的人都是未來城市管理人員,現在跟在兩人身邊學習經驗。
從幾個月前開始,星靈之城在亞爾曼跟張建斌的佈置下開始進行變革,允許工作年限超過三年的員工辭職自己租賃門面做生意。
別看星靈之城現在只有三十多萬人口,可酒吧,酒店,舞廳,KTV,電影院,超市等等,商業性質的小微公司不少。
這些公司進貨全部都從星靈之城綜合倉庫進貨,每次進貨價格不得低於五萬歐元,這裡不零售,低於這個採購價格的一律不發貨。
天啟集團原來規劃的舞廳,超市,酒吧等休閒單位都已經被辭職的員工給收購下來了,小規模的商業活動開始啟動。
這些收購人員很多都是管理人員,平時薪水高,有不少的積蓄。
所有人都知道星靈之城的發展潛力,出來當老闆絕對是一個有前景的職業,紛紛辭職下海。
稅費非常的低,根據你的營業面積來計算,佔地越大,繳納的費用就越高,基本上保持三十火星幣到三百火星幣不等。
雖然收上來的稅費非常的少,可以是一種進項。
是一個城市正常執行的根基,慢慢來吧,滴水成海,一點一點的發展起來,早晚有一天會豐收的。
這是一個雙贏。
員工辭職天啟集團就不需要在發放薪水,雖然人員不多,可現在能減少一點是一點。
這僅僅是第一步,亞爾曼跟張建斌兩人目前正在做計劃,全面推行商業模式,啟動外包專案。
向鋪設草皮,種植樹木,修理車輛,等等,這些事情統一商業化執行,允許個人創立公司招聘人員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