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魏母過來,魏延沒有再出過遠門,每日都要拿出一點時間相陪。
稷下學院也在鄭玄的幫襯下走上日程,完善只是時間問題。
最大的問題反倒是工坊,工坊以三部分為主,其一為兵器工坊,主要研發新型武器。
其二為農用工坊,以開發民用工具為主,用於農工。
其三為造船工坊,主要是開發戰船和商船。
按說以魏延前世的記憶,新科技那是數不勝數。
但是,真到了研發的時候,他才發現困難太多了。
科技發展還是要一步一步來,現在技術和未來科技斷代太多,差距太大,即使有想法也無法實現。
就拿一些很簡單的齒輪和輪軸來說,這本來也不是麻煩事,但是以東漢末年的水平,即使有圖紙也製作不出來。
沒辦法,魏延只能先弄了一些大體的構思設計,然後大量招收各類工匠,再讓他們繼續改進。
在農業用具這方面還好說,鐵鍁、鋤頭以及耕地用的犁,都有了不小的改進。
在造船上,魏延也提出了龍骨戰船,五牙戰船,以及更先進的車輪船。
甚至還提出了在船上加裝拍杆,拋石機。
這些都是在原有戰船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多次實驗之後,相信也不是難事。
東萊本來就沿海,漁船還是有不少,所以也不缺會造船的工匠。
唯有這兵器工坊讓魏延感到非常頭疼。
在兵器的形體上稍微的改變,對於戰爭來說,影響不大。
而且馬鞍和馬蹄鐵也都有了,想投機取巧是不成了。
想來想去,魏延決定來招狠的,發明黑火藥。
現在的火藥是黃火藥,放個煙花還行,想做炸彈,顯然還差的遠。
好在他知道製作黑火藥的材料,而且材料也都能找到。
問題是他只是知道一硫二硝三木炭的配比,真要配置出威力強大的火藥,還需要一個艱苦的過程。
“轟~”
又是一聲悶響,實驗室裡濃煙滾滾。
“咳咳……”魏延嗆的眼淚直流,頭髮都一綹一綹的了,“周倉,水……快點,眯著眼了……”
魏延大呼小叫的跑出來。
在他身後還跟著幾個人,都是搞火藥研究的工匠,此刻全部像黑炭頭一般,分不出誰是誰。
周倉趕緊端過來一盆熱水,讓魏延洗臉。
等到魏延洗完臉,水已經成了黑色的了。
其他人就沒有魏延這個待遇了,只能自己倒冷水洗臉,好在天氣還不太冷,他們又都是窮苦出身,不在意這些。
“主公,下次你別去了,我們幾個就行。”工匠們洗完臉,其中一個國字臉,好好大大的青年走過來說道。
此人名叫崔鈞,字州平。
他出生在官宦世家,父親父親是太尉崔烈,是士族出身。
可是,不久董卓到了長安之後就把崔烈一家全部下了大獄,崔鈞無奈只能逃難。
他本是想到荊州投奔劉表,可是得鄭玄書信,決定到東萊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