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梓潼縣隸屬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保寧府(治閬中)劍州。明末,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率軍入川,攻佔梓潼,置梓潼縣,當年退出。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率軍入蜀,攻佔梓潼後,置梓潼縣,隸屬大西保寧府劍州。
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四川入*版圖。梓潼縣仍置,隸屬大清保寧府劍州。清王朝於地方政區設定方面,實行道府州廳縣三級制,以道轄府州,以府州轄廳縣。梓潼縣隸屬川北道保寧府劍州。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綿州從成都府劃出,升為直隸州。省督即將梓潼縣從保寧府劃出,入隸綿州。
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袁世凱為推進恢復帝制,又按其“廢省改道”計劃,將全川劃分為川西、上川南、下川南、川北、川東和邊東、邊西七道,廢除府州廳。梓潼縣隸屬川西道(道治成都),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川西道又改名西川道,梓潼縣仍隸屬之。
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省政府即明令裁撤各道,各縣直接隸屬省府。
我們閒言少敘,書歸正文!
幾天後,又是半晚時分,在梓潼縣城東北三十里的地方,悄悄的來了一隻三萬精銳兵馬,這些人馬不是別人,正是黃忠和豹濤軍。
只見黃忠抬頭向前看了看,接著就問道:“令名!斥候回來了嗎?”
聽見主將問話,龐德也是行禮道:“啟稟黃將軍,斥候還沒有回來!”
等到副將的回答之後,黃忠依然還是穩紮穩打,他先是下令讓大軍駐軍休整,之後又再一次的派出斥候。
撻撻撻!撻撻撻!
撻撻撻!撻撻撻!
不過,黃忠才剛剛下達命令,中軍也才剛剛休息一會兒之後,眾人就聽見從西南方跑來幾名哨探。
不用問,這些都是黃忠派出去的斥候,沒有意外,黃忠很快就見到了幾名斥候。
只見這幾名斥候,也都是滿身的塵土,還沒等黃忠問話呢,這幾個人,都是下馬行禮道:“啟稟將軍,梓潼縣的情況已經摸清楚了?”
“哦!”黃忠哦了一聲,就接著問道:“說說,梓潼縣的情況如何,是不是有大軍鎮守了,他們的主將是誰?”
斥候立即行禮道:“啟稟將軍,梓潼縣有兵馬一萬,他們的抓經是吳懿。但是,但是……”
黃忠正在分析情況,他突然聽見斥候但是,但是個沒完,就下意識的覺得,有什麼事情。
於是,黃忠就立即問道:“怎麼了,但是什麼?”
斥候聽見黃忠問話,他自己不敢不聽,於是斥候就說道:“啟稟黃將軍,由於梓潼縣城已經封城,所以,小的就是城外,圍城觀察,但是,突然有人用弓箭射下一封書信,小的不知道是怎麼還是,所以,就給黃將軍回報來了。這是書信。”
斥候,說完之後,就行禮一禮,之後,就從懷中拿出了一個,用火漆密封的書信。
黃忠也是十分的好奇,於是他立即開啟書信,就低頭閱讀了起來,片刻之後,黃忠的表情也是十分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