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絕大部分地方,希望之城的學員們都已展開行動。
而遠在華夏的蕃省,某高海拔山脈,三年來一直被高牆圍起來的軍事基地,如今卻人聲鼎沸,密密麻麻的人群排起長龍,向基地中九艘巨大無比的方舟走去。
天上至少有五十餘架飛機在盤旋,等待降落,而機場的跑道上早已“機”滿為患,為了清理跑道,工作人員不得不用拖車把已經完成運載使命的飛機拖到機場旁的一處斷崖邊,任其墜落下去摔成廢鐵。
等到晚上十一點半的時候,四十多米深的斷崖,已幾乎被飛機殘骸填滿,然而天上盤旋等待降落的飛機,已經增加到了七十多架。
原本這裡只有華夏用最後的兩天時間,緊急調動六十餘萬工人,又完工了三艘方舟,使得可投入使用的方舟達到了七艘。
原本的計劃中,四艘方舟分別屬於華夏、燈塔、沙羅和歐羅巴聯盟。華夏緊急完工三艘,原本可自主安排,但在各國強烈施壓下,華夏不得不再度分出一艘方舟來給其餘諸國。
在各國新的預計之中,方舟計劃的登船人員數量大約在四百萬左右,而這四百萬人口必須是是全人類各個行業的精英階層。
但事實上,除了他們計劃中的四百萬人,僅僅是華夏,就湧來了大約三千四百萬逃難的民眾,而這一天來從世界各地透過各個渠道趕來的民眾,也超過了六百萬!
在方舟基地聚集的人群,比計劃中的多出了十倍!
這還不算一直駐紮在這裡的一百多萬工人和四十萬華夏駐軍,因為這些人是要撤離到方舟基地地下的數百個緊急避難所中的。
整個末日避難計劃中,最安全的方案無疑是方舟計劃,但方舟承載十分有限,哪怕除了緊急物資,全部的空間全部用來載客,每艘方舟最多也只能擠進去一百五十萬人。
除了華夏的七艘方舟,還有燈塔的兩艘、沙羅的兩艘、哲彭的一艘以及北科林的一艘建成,共計十三艘方舟,總共只能容納一千九百多萬人。
而蕃省這裡的七艘方舟,最多就能容納一千萬人。
可現在,聚集在這裡的人已經超過了四千萬!
此時大部分工人和軍人都已撤入地下避難所,留在地表的只有五百個維持秩序的安保人員和數百個工作人員,面對這麼龐大的人流,頓時變得力不從心。
恐慌和焦慮的情緒在不斷點燃現場的氣氛,很快,就在七艘方舟開啟,開始放有船票的人開始登船時,騷亂髮生了。
被安保人員隔開的那些人們眼睜睜看著別人登船,自己卻只能站得遠遠地看著,頓時再也遏制不住恐慌和憤怒。
轟隆!
某一刻,不遠處的機場因為過度擁擠,天空中兩架飛機相撞,在半空中燃起巨大火球墜落的場景,成了這裡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前方的人群開始衝擊防線,後方的人往前衝,很快踩踏發生了,無數人奔向方舟。
方舟中的各國政要立刻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若是被這些人衝上方舟,只會讓所有人和他們一起陪葬。
“快!調集軍隊!不惜一切代價鎮壓騷亂!”
“軍隊已經進入地下避難所,恐怕已經來不及了!”
“……這裡是不是駐紮著一隊希望之城的學員?立刻讓他們出動!”
“但他們只有八十個人!”
“還有別的辦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