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立者,共立共榮。天下各族習俗傳統不同,若想讓天下人都遵從我大宋的習俗傳統,是不可能的,亦很不合時宜。我天下會便是要讓各族之間,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促成各族共同獨立,共同繁榮。”
“和達者,共達共富。貧困是國家動亂、各國戰爭最大的根源,各國唯有互通有無,互敬互愛,共同發達,共同富裕,才能實現天和人和的大同世界。”
何邪在上方侃侃而談,可以說這席話,註定要徹底洗刷這個時代所有人的思想意識。
上一個能站在各國立場高屋建瓴講出類似的話,並付諸行動,並最終成功的人,是一千三百年前的秦始皇。
而何邪的這番和合理論,比秦始皇的一統六國,先進了兩千多年。
當然,在場除了天下會的那幾十個文人,加上段譽黃裳,還有少林寺幾個玄字輩高僧,能聽懂何邪意思的其實沒幾個,大多數人其實只覺得何邪說得好,說得有道理。
但這就足夠了,何邪需要在場之人把他的“天下為公”的宗旨,和對外“四和原則”,傳遍天下,懂的人自然會被吸引來,不懂的人,何邪就再想想辦法。
何邪接著做出最後總結:“所謂認同我天下會的理念,便是要心懷天下大愛,無有尊卑、民族、男女、老幼、強弱之歧見,對天下人一視同仁,以四合原則來面對世人。”
“至於第二條,有一技之長……”何邪笑了笑,“天下會雖出身武林,卻絕不畫地為牢,只管武林中事,否則也不會叫天下會,該叫武林會了。”
下方適時發出會意笑聲。
何邪接著道:“天下會心懷天下,自是士農工商武,皆要涉獵,天下三百六十行,無論哪行哪業,只要有一技傍身,甚至只會種地也可,天下會都來者不拒。當然,前提是此人必須透過天下會的三項考核。”
這句話倒是讓群雄大為意外,他們原本以為何邪只是招武人,可沒想到,何邪什麼人都收,這麼一來,天下會還算是一個武林門派嗎?”
而且,天下會招這些亂七八糟的人,到底有什麼用?
可以說,何邪這番話說出,在場能猜出何邪心意的人,除了他身後五人,已不過一掌之數。
譚婆一臉茫然道:“何掌門招來這麼多亂七八糟的人做什麼?”
“自然是讓他們各司其職。”何邪笑呵呵道。
“何掌門招來農夫,莫非是想做地主?”有人大喊,頓時引起鬨堂大笑。
何邪也不惱,笑呵呵道:“有何不可?我天下會的農夫,每種出一畝地,無論畝產幾何,天下會皆以一貫錢收購產出。”
此時天下畝產,北方麥粟一石有餘,南方稻米三石,而無論種什麼糧食,市價絕對到不了一貫,何邪此舉,絕對是善舉了。
眾人聽聞,也就恍然大悟,覺得何邪倒也不愧仁義之名,這等於是行善事了。
“凡透過考核,入我天下會者,皆有俸祿。”何邪說到這裡,又笑眯眯補充了一句。
這句話,再次讓群雄一片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