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諸天之從新做人> 第六百四十三章 吐蕃謀劃(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四十三章 吐蕃謀劃(下) (1 / 2)

吐蕃諸部大大小小有數百上千個,大的猶如阿里骨部,所轄人口數百萬,而小的只有十幾個人,也算一個部落。

這次來的部落頭領和王子,都是規模較大的,但哪怕所有部落的實力加起來,都比不過一個阿里骨部。

可以說是阿里骨一家獨大,但它為什麼沒有趁機吞沒其他部落?而其他部落為什麼沒有聯合起來,抵抗強大的阿里骨部呢?它們之間為什麼能一直和平相處呢?

一來是因為吐蕃各部落錯綜複雜,勢力變化是非常快,城頭變幻大王旗的事情,幾乎天天都在發生。今天這個部落打下地盤,立刻表示向阿里骨部臣服,但明天這個部落的首領就被砍了腦袋。

等阿里骨部大軍開拔過去,人家又撤了,等你走了,人家又回來了,也給你阿里骨交保護費,要臣服。

如此一來,與其費勁攻佔這些部落,倒不如輕輕鬆鬆收點保護費。長此以往,阿里骨部落也就懶得管高原上的紛爭了,只要不少了保護費,向我阿里骨臣服,誰當首領都行。

二來,阿里骨部和西夏、大宋接壤,諸部需要一個強大的依仗,來抵禦大宋和西夏的侵略,所以也就預設了阿里骨的強勢地位。

除了阿里骨部,別的部落就算得了青唐,也沒能力守住,反而會被大宋西夏攻入吐蕃高原,還不如讓阿里骨佔著去。

至於交點保護費的問題,交就交吧,只要阿里骨不要太貪婪,他們也懶得反抗,因為反抗了又能如何?

就算諸部聯合起來推翻了阿里骨部,之後誰來抵禦西夏和大宋呢?

所以,吐蕃諸部便乾脆維持現狀,預設了阿里骨一家獨大的事實。

但這個相對平衡的局勢,在五年前卻起了相當微妙的變化。

元祐二年,阿里骨和西夏聯合,野心勃勃號召吐蕃諸部,親率大軍進攻大宋熙河六州,想要收復“河湟失地”,結果被宋軍殺得大敗而歸,西夏又趁火打劫,損失慘重。

無奈之下,阿里骨上表向宋廷謝罪,被大宋封了官爵,這才讓西夏投鼠忌器,保住了基業。

但經此一戰,阿里骨部已經外強中乾,由盛轉衰了,而且吐蕃諸部因為這場失敗都對阿里骨非常不滿,覺得是阿里骨自不量力,才導致大家共同的損失。

更讓諸部不滿的是,這場戰事之後,阿里骨被宋廷加官進爵,又得了豐厚賞賜,可他們響應阿里骨出兵,人白死了,卻連根毛都沒得到。

之後的這五年,阿里骨為了彌補損失,更是變本加厲剝削吐蕃諸部,這就讓諸部對阿里骨的積怨更深了,幾乎已達到了一個臨界點。

這次諸部包括阿里骨的王子都隨鳩摩智來中原,固然有不敢違逆鳩摩智的因素在,但更大的原因,是因為他們都知道中原人很慷慨,只要能跟中原人接觸,哪怕是打仗打敗了,都能得到大量的好處。

這個天下會被鳩摩智吹得天花亂墜,說什麼就連大宋皇帝也要敬三分,想必很有錢吧?

所以他們來了。

可一旦鳩摩智按照何邪的做法,把九成五的好處都給了阿里骨,剩下的部落只能喝到一點湯,這些首領怎能善罷甘休?

哦,千里迢迢來中原一趟,我們就拿這麼點好處?這次你阿里骨也沒出什麼力,憑什麼你拿九成五這麼多?

再說人家何尊主封我們的地位都是舵主,大家在天下會身份平等,你阿里骨憑啥把好處都拿了,連我們的俸祿也扣走了一大部分?

有這麼欺負人的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