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距離產生美,這句話也適用於朋友之間。
何邪之所以選擇和段譽分道揚鑣,一是因為他要去謀取一陽指和六脈神劍,自然要獨自前去;二則是他在段譽這裡已經把好感度刷滿了,再待下去,只怕會適得其反。
況且,那鍾靈小姑娘不知道怎麼回事,有了她的段大哥,還惦記上了自己這位何大哥,唉,年紀輕輕就三心二意,也怪自己,魅力十足……
何邪搖搖頭,一路施展凌波微步,向西而去。
大理境內景色如畫,這一路,倒是讓何邪欣賞了了個夠。
何邪雖初來乍到,但諸多世界地形其實大同小異,摸準了方向,倒也不怕迷路。
這一日,何邪自一座不知名的山峰向南眺望,遠遠見到有一座城池靜臥於崇山峻嶺之中,古樸而莊重。
只是城中看起來並無皇宮建築,想來並非大理都城。
美景看得多了也會膩,何邪決定,入城去沾沾人氣。
行至半山腰,卻見一座金碧輝煌的寺廟坐落於一片竹林之間。
過廟拜和尚,倒也不錯。
何邪立刻改變方向,向這寺廟走去。
大理崇佛,即使這荒山野寺,也修建得金碧輝煌,看這寺廟冷冷清清,且面積不大,四周又罕有人煙,想來裡面和尚也是不多。
即使是這樣,論及奢華,即使是何邪後世的很多寺廟比起這座,也是遠遠不及。
這並不是什麼好事,崇佛無錯,可將國庫中的銀錢大量投資在不事生產的和尚身上,那就大錯特錯了。
畢竟和尚多得一分,百姓就少花一分。不過說起來,在這封建時代,即便是不建寺廟,國庫裡的錢好像也落不到百姓身上。
這樣一想,崇佛就崇佛吧,倒也不算壞事。
何邪一邊輕鬆想著,一邊踱步到了寺門前。他抬頭一看匾額,頓時心裡就是一驚。
身戒寺!
這倒是巧了。
原劇情中,少林玄悲大師因得知四大惡人要找大理段氏的麻煩,故千里迢迢孤身趕往大理報信助拳,這其中既有慈悲為懷的仁心,也有降妖除魔的勇氣,更是符合少林大理世代交好,守望相助的利益。
只可惜,這位玄悲大師剛到大理就死了,而死因正是其賴以成名的無相劫指所為(注)。
而玄悲遭劫之地,正是身戒寺。
只是不知,此身戒寺,是否就是彼身戒寺呢?
算算時間,玄悲大師身死,倒也正是這段時間,就是不知道這件事發生了沒有?
何邪來了興趣,信步邁入寺門之中。
院中清掃得很乾淨,卻空無一人,正對大門,便是一座佛殿,殿中供奉世尊佛祖,金箔塑身,盡顯奢華。誦經木魚聲自大殿內傳出,顯然是有人的。
何邪邁入大殿,檀香撲鼻而來,只見佛前擺放著五個蒲團,最左邊那個,有一個小沙彌正在敲木魚唸經,光線一暗之下,這小沙彌頓時警醒,抬頭看來,木魚誦經聲戛然而止。
“啊,這位施主!”小沙彌慌忙行禮,“小僧不知有客到來,失禮之處,還望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