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始二年二月辛卯(十九)河西兵進渠犁,克之,北虜遁逃,追之,及至天山北,虜賊李陵伏兵其中,驟然發難,車騎將軍將兵與之戰,三日不休,乃還師渠犁……
看著這些文字,韓增握緊了拳頭!
雖然,文書上沒說戰果,也沒談損失。
但韓增用屁股都能猜到,張安世恐怕栽了一個大跟頭,而且損失不小!
否則,哪怕只是平手,這戰報上也該羅列種種資料來吹噓和宣傳了。
就像上次,張安世奇襲匈奴輜重,繳獲大批牲畜,俘虜大批匈奴人的時候,那戰報和公文,真的是吹上了天。
將張安世與範明友等將帥描繪成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奇謀妙策頻出的大英雄。
似乎大漢的新軍神,已在冉冉升起。
而現在,張安世拿下了尉黎,卻沒有吹戰績,進行洗腦……
這要不是栽了個大跟頭,而且可能是無法掩蓋的大跟頭,張安世和他的部下會不吹?
韓增甚至都不需要去看資料去調查,他也能猜到張安世大概犯下了那些錯誤?
首先,驕傲自大是一定的。
若非自大到一定程度,他又豈會在拿下渠犁城後,在這樣的季節冒險追擊匈奴人?
其次,他的部隊肯定脫節了!
若是按照長安的部署,步步推進,左右抱團,就算李陵玩出花來,也將對漢軍的主力無可奈何。
只有在漢軍前後脫節,甚至是前鋒也出現了嚴重脫節的情況。
加上被匈奴人埋伏,才可能出現問題。
說起來,也是搞笑!
自元鼎之後,漢軍在戰場上遇到的幾乎所有挫折與敗績,都離不開驕傲自大之下的輕敵冒進,然後*進入匈奴的埋伏圈而所致。
趙破奴敗於匈河如是,李陵折戟浚稽山如是,李廣利折於河西,現在張安世又可能重蹈覆轍。
真的印證了那句話——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從來沒有學到過教訓!
用後世的話來說,人類的本質是復讀機。
一次又一次的掉進同一個坑。
想到這裡,韓增就忍不住長嘆一口氣:“張安世……完蛋了!”
若其果真被李陵佔了便宜,訊息一旦傳回長安,以韓增對當今天子和丞相的瞭解來看,這位二位帝國的領袖壓根就不會再給張安世機會了!
等待張安世和他的部曲的恐怕是狂風驟雨!
想到這裡,韓增忽然想起了另外一個事情,他猛然回頭,看向範明友對他道:“範將軍,馬上去軍營中傳我將令,命令全軍立刻進入戰備!”
“馬餵飽,刀擦亮,檢查所有軍械,特別是馬蹄鐵!”
“告訴田廣漢,隨時做好應對特殊情況的準備!”
他不得不防一手,匈奴單于進攻的風險!
雖然,這個可能性很小很小。
但是,河西軍的軍心必須安定下來,否則不堪設想。
更因為,張安世的大軍成分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