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我是劉病已> 第一百六十章:改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六十章:改變 (1 / 4)

趕走那些來賣慘的月氏部族首領,韓增忽然笑了起來。

“您笑什麼?”一身勁裝的韓寶嗣湊到自己父親韓增身邊。

“我在笑自己……”韓增抿著唇,道:“枉讀多年聖賢書!”

“非吾族類,其心必異……”

“月氏也好,烏恆也罷,白眼狼奇怪嗎?不奇怪!”

對異族異國而言,一時的好感,一毛不值!

廉價的就像超市的過期食品,當祂們需要的時候,自然是王師威武,天朝恩德。

一旦他們感覺自己翅膀硬了,可以飛了。

從前的恩德越多,仇恨便越大!

這就是所謂的升米恩鬥米仇。

本質異族便不是懷柔可以同化的了的!

西周滅亡,平王東遷,中原大地遍地胡羶。

當時連晉國這樣的宗周公國的國君,都有可能一出門就要遇到一群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戎狄。

魯、齊、楚、燕、秦的情況就更糟糕了。

《詩經》之中就有大量篇幅,描述當時的情況。

春秋群雄是怎麼將這個情況扭轉過來的?

翻開春秋、尚書、詩經,可以找到答案——肯定不是懷柔!

因為《詩經》已經講得明明白白——夷狄是膺,荊舒是懲!

顯而易見,當時的群雄,壓根沒打算和夷狄講什麼禮儀道德,也沒空和他們羅裡吧嗦。

砍就是了!

在這個過程裡,肯接受諸夏文明,並且願意為諸夏效力的夷狄,自是漸漸變成了諸夏之人。

而不願意的……

那麼就只能做兩個選擇。

人滾地留OR留下人頭。

特別是管仲輔佐齊恆公,九合諸侯,尊王攘夷後,這尊王攘夷在數百年間成為了諸夏的普世價值。

因為假如不這麼做的話,其他列國國君與貴族就不會買賬。

所以,春秋五霸,無論是排齊恆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廬、越王勾踐,還是齊恆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他們都有一個最大公約數——都帶著軍隊出門去砍過不服的夷狄,滅過那些夷狄犬戎之國,甚至遠征幾千裡,打的夷狄滿地找牙。

也只有幹過這樣的偉業的國君,才有資格和底氣,召集諸侯,建立盟會,確定霸主地位。

才有資格號令天下,代表周天子治理九州。

攘夷,便是霸主們的通向稱霸之路必不可少的程式。

於是,春秋數百年下來,造成的結果就是,原本因西周滅亡而引發的群魔亂舞,到得春秋中期就基本平息了。

殘餘的夷狄,也在強大的軍事壓力和政治壓力面前開始諸夏化。

於是,到了戰國時期,九州境內已經基本沒有了夷狄的蹤跡。

同時,諸夏的領土面積,也較西周時期擴大了一倍多。

若彼時,管仲和齊恆公沒有打起尊王攘夷的旗號,甚至他們哪怕只是想要貪圖便宜和一時安逸,從而採取懷柔政策,想要徐徐圖之,將鍋甩給子孫後代。

那麼,孔子的感慨,恐怕就要變成現實——吾其被髮左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