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他那幾萬騎兵,連給鄭吉的精銳軍團塞牙縫的資格都少了。
更不提,如今鄭吉的主力精銳,都已經換裝了馬蹄鐵與馬鐙馬鞍。
戰鬥力飆升了不止一點半點,基本上野戰見誰虐誰。
故而,劉詢一開始就判斷,匈奴人選擇現在攻輪臺,一定是下定了決心的!
不然,先賢憚也不會選擇此時開戰——講道理,他最明智的做法其實是在西域當一條哈巴狗,一邊麻痺漢室,一邊休養生息,等待登上單于寶座……
“單于寶座?”劉詢猛然抬起頭來,看著劉德,他握緊了拳頭,立刻道:“快招丞相入宮!”
若先賢憚是為了上位,那麼一切就都解釋的通了。
霍光在一個陌生宦官的引領下,一路走在這溫室殿的迴廊內。
天子是在數日前,在霍光建議下搬入溫室殿的。
對於這個建議,天子自然是從諫如流。
搬入溫室殿後,果然,天子晚上睡覺都舒服多了,再也沒感覺到腳冷手涼。
為此,霍光得到了黃金五百金的賞賜。
進入內殿,情況便截然不同了。
大量將官,在這殿中來回走動,這些是衛尉卿、執金吾、太常卿以及大鴻臚的武將們。
他們在尚書令韓增的統籌下,針對著前線發回的情報,結合敵我雙方戰前預計,日以繼夜的研究者、推演著。
這是霍光在背後,建議韓增向天子提議搞出來的。
對此韓增,自然是欣然接受。
概因,這個建議將使得他有機會插手軍方事務。
更有機會在未來,將尚書檯,從純粹的文官秘書機構,轉向文武一體的內閣秘書處。
雖然從前從未有過類似的機構,但這並不妨礙韓增理解其未來前景。
不過,這個建議在上稟天子並得到同意後,其發展便迅速脫離了韓增的控制。
因為,韓增忘記了,長安城中還存在著一個勢力強大的集團——致仕元老功臣勳貴。
這些人,本來都已經致仕或者半隱退了。
主要是年紀大了,精力、體力都不足以繼續支撐他們從事他們所熱愛的事業。
但,他們依然時刻希望為大漢社稷與大漢天子發光發熱。
當韓增召集大量中低層的將官,開始推演戰事、評估戰爭後。
這些人一下子就來了興致。
打仗他們或許已經力不從心了。
但紙上談兵,教育一下年輕晚輩後生,一個比一個熱情。
不過兩三天,整個長安的功臣元老勳貴們,便一個接一個跑進了建章宮裡,打著‘為陛下獻策’的名義,在其中指手畫腳。
而天子也樂見其成,畢竟,這些老臣還是很重要的!
他們的子孫、子弟和故舊,遍及全國,拉攏好他們,有助於帝國穩定。
況且,只是打打嘴炮,研究研究戰事,給朝廷提供意見而已。
所以就由得這些老臣了,這可就苦了韓增。
一見霍光,眉頭都有些緊皺,忍不住的埋怨:“張丞相,尚書檯如今算是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