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我是劉病已> 第九十二章:風起東南《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二章:風起東南《五》 (1 / 2)

王吉坐在馬車上,看著道路上擁擠不堪的人流,王吉沒有讓隨員打出御史中丞的儀仗旗號清街封路,只是讓車伕隨著人流艱難的前行。

街道上,人們個幹個的工作,井然有序,並沒有因為流民的增多而改變自己生活的軌跡,這座手工業者之城,也並非是因為農業而興盛,繁華的商業造就了這個東南明珠。

王吉沒有閒情逸趣去觀看,街道上的繁華景象,只是憂心忡忡的閉目養神,就在昨夜,儒家在臨淄的各個學派的代言人,齊聚自己在郡尉府的臨時官邸,一同前來的還有夏侯勝的書信,而夏侯勝的信中只有八個字:吳越同舟,共赴患難。

共赴患難,想到這裡王吉就嘆了一口氣,自己該如何同這幫宵小共赴這儒家的患難啊?

這時王吉才明白,自己的先生董越說的兩難之地啊!!

家國天下,先有家後有國,但不管是謀國與謀家,都是辛苦萬分的工作。

而東南這亂局,讓這兩種辛苦混為一談,又讓這兩種辛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後增加了每個人的負擔,越來越複雜,越來越龐雜,幸苦的人越來越多,這也是一種悲哀!!!

王吉在太學時,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如此兩難,在自己位卑權微之時也為有如此兩難之時!!

而今東南,強將彙集,陛下甚至將執金吾都派到了東南,就是想解決這裡發生的問題,天下人都將眼睛盯在了東南,就是想看看長安如何解決這一難題。

在眾目睽睽之下又如何替儒家推脫?

在王吉苦苦思索對策時,馬車停了下來,前方傳來了吵鬧聲,王吉被噪音從思緒中驚醒,立馬吩咐人前去察看,不一會兒,隨從來報說是已經解決,是有人當街殺人,衙役已經將殺人者逮捕起來,人流馬上就可以疏散,還請明府稍等片刻。

王吉並沒有深究殺人原因,不是自己不想管,而是自己管不了,無業遊民日漸增多,臨淄城的治安也是每況愈下,臨淄城就像一出巨大的攤戲,處在金字塔頂端的人錦衣玉食,憑一言可以左右蒼生,而處在金字塔低端的人們水深火熱,幸運時候一家幾口無餓死之虞,不幸之時天災人禍,時時或餓殍遍野,或民患匪患,苦不堪言。

在這裡儒家徹底的失去了人心,人心,一個看似雲霧飄渺、捉摸不定的詞,卻是青史的本來面貌。

很多權貴士大夫都認為歷史是可以篡改的,民眾是可以煽動的,人民是盲目的、愚昧的。

但其實他們忘記了一件事,之所以能夠煽動群眾,是因為他們本身就迎合了群眾的需求,而民眾的要求很簡單,活下去,吃的飽,穿的暖的活下去 ,但這些歷代儒家先賢卻從沒有在書中提起,儒家的先賢精英們更推崇精英治國,看不起民眾,永遠將愚民放在第一位,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利用民眾的早晚會被反噬。

儒學祖師爺孔子錯了嗎?

他沒有錯,在他的心裡民不是黎民,而是公卿士大夫們,在他的心中從來沒有想過底層百姓是怎麼樣生活的!!!

先師董仲舒錯了嗎?

他沒有錯,他一直想給皇權所限制,所以他獻給孝武皇帝的天人感應,給皇權戴上了枷鎖,讓天子不敢在為所欲為,可為什麼在儒學大興的今天,天下反而糜爛成這步田地,在這天下儒學禮教的中心,反倒是民怨四起。

儒學當變!但如何變?

禮者,所以辯尊卑,別等級,使上不逼下,下不僭上,故云禮不逾節,度也。

上下尊卑,守禮懷古,在儒學出生的第一天,就深深烙印在每一個儒學士子身上。

務虛,無實幹之能,在漢家子民的心中已經生根發芽,到現在還有齊魯計程車子上書天子要求恢復井田制,恢復周禮。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