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反霍的聯盟集合完畢了。
一個拙劣的陰謀在幾個人的籌劃中開始醞釀。反光者聯盟出招了。
非常搞笑。這幫人偽造燕王名義上書,內容是三條控訴一條建議:
1、霍光逾制,出外校閱郎官、羽林軍時彷彿皇帝出巡。
2、霍光亂兵,擅自增選大將軍府的校尉。
3、霍光擅權,蘇武被匈奴扣了二十年不肯投降,回朝後不過給了個典屬國的官職,大將軍長史楊敞並無功勞,卻被任命為搜粟都尉。我願意交還燕王的印璽,進入宮廷,侍衛在皇上左右,監督奸臣的行動,以防有變。”
先甭說內容有多可笑,就單單說上奏的主體就很有意思。曾經造過反的燕王劉旦上書,而且最後又不知死活的請求侍衛宮禁。
這彈劾是霍光歇班的時候遞上去的,上官桀本打算趁著這一天快刀斬亂麻的拿到先皇劉弗陵批文,做掉霍光。結果上奏後,先帝扣留不發。
第二天早晨,霍光入朝,停在當年武帝賜“周公輔成王”的那個畫室中不進殿。
昭帝把霍光請進殿後霍光脫下官帽,叩頭請罪。先帝劉弗陵道:“大將軍無罪,這是陷害!”霍光問:“陛下是怎麼知道的呢?”
只有14歲的先帝劉弗陵說:“大將軍去廣明校閱郎官是最近的事,選調校尉以來,也還不到十天,燕王怎麼能知道這些事呢!況且將軍如要謀反,也用不著選調校尉。”而且先帝劉弗陵後來明確表態:“大將軍是忠臣,先帝託付他輔佐我,誰再膽敢誣衊大將軍,就問他的罪!”
最終,撕破臉的上官桀等密謀由長公主設酒宴邀請霍光,然後埋伏武士將霍光殺死,並乘機廢掉漢昭帝,迎立燕王劉旦為皇帝。
燕王劉旦又興奮了,他將這一計劃告訴了他的燕國丞相何通,結果何通說道:“您忘了您上次跟劉澤的密謀了?還沒咋地全世界都知道了。我聽說上官桀一向辦事不穩重,上官安又年輕驕橫,我擔心他們跟劉澤一樣成不了事,又擔心他們事成之後背叛大王。”
遠在燕國的丞相都能把時局看的這麼明白了,上官桀的戲也就演到頭了。
長公主一位舍人的父親瞭解到上官桀的陰謀後將此事告訴了大司農楊敞。楊敞為人謹慎怕事,上書稱病後將此事告速了霍黨的諫大夫杜延年。杜延年再將此事正式奏聞朝廷。
九月,昭帝下詔命丞相率領中二千石大臣緝捕孫縱之及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丁外人等人,滅族。
長公主、劉旦自殺。
唯一留下的,是霍光的外孫女上官皇后。
上官桀一黨,敗的匪夷所思。
所有的出招會讓人覺得這種弱智怎麼能被武帝託孤?這種智商的陰謀怎麼可能會作為終極計劃去實施?
人在權力高峰久了,會得一種病。
這種病會認為一切理所應當,會腐蝕摧垮你的判斷力,會讓你在無剋制的慾望中逐漸沉淪。你早已不是當初那個獲得參賽資格的你了。
所以說像武帝這種極其高階的政治家,雖然他功過都巨大,但衝漢武帝劉徹當了五十年已知世界霸主還沒瘋,這人就值得人拜服。
桑弘羊為了給子弟要倆官做。
上官桀的夢想是搞掉霍光,大權獨攬。
上官安就是個純二百五,他想當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