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了劉旦一條命,霍光給群臣的理由是:他是先帝的孩子,要給面子。
這有兩層含義。
一,凸顯了霍光自己的政治合法性,我是先帝託孤的,我感先帝的恩。
二,並非一味殺戮與斬草除根才叫鞏固權力。
在政治的生態中,任何時候,當人們覺得你是個威脅時,是沒有一個人會跟你談感情的。但如果他跟你差的太遠了,根本談不上算是個威脅時,是可以打一下感情牌的。
有些人,一輩子會犯很多相同的錯誤。
你的政治目的與政治聲望,很多時候需要這些人做階梯的。
這就好比高明的管理者永遠會留下一些平庸甚至萬人煩的員工,他們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將來在要勁兒的時候,末尾淘汰殺雞儆猴用的。
僥倖生還的燕王劉旦並沒有因此而反省,作死的事,後面他還幹了第二次。
但燕王劉旦的故事,足夠讓劉詢警醒。自始至終燕王劉旦,都在把自己的慾望掛在嘴邊上。他想當皇帝,他想篡位,他把他的所有想法全都還沒幹就都掛在了嘴邊上。他認為他大庭廣眾的宣揚自己是帝國第一的繼承順位人們就會擁護他。
他認為他宣揚質疑玉璽大小,懷疑權臣密謀擁立就可以團結起來封國內的己方實力去幫自己冒誅九族的風險。
但實際上,未經修飾的表達你的慾望和想法會讓你變得一覽無遺。也因此,所有人都不會敬重你、畏懼你。
人性中有一個巨大的缺憾,就是人們對外在的表現具有著巨大的相信度。
無論這個人的名聲多麼臭名遠揚,當他對你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時候,你總會認為,這個人可能被誤解了,或者說你具有聖賢的力量讓他在你這從良了。人們會被外在的表現所欺騙。
這也使得欺騙他人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困難。正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因為人腦在進化的過程中為了減少能量的損耗,使得自帶程式中偏向於預設親眼所見到的判斷作為最後一道閘門。如果人對親眼所見的事事懷疑,腦子就該炸了。
這也就意味著,你從此刻立志做一個有城府的人,從來都不晚。千萬別跟劉旦這傻蛋一樣,把夢裡的事天天掛在嘴邊。
你說的話,永遠要儘可能的少。當你話少時,你的沉默會讓人感到你舉重若輕。
人是害怕冷場的動物,他們會為了打破僵局把自身和弱點等等全都暴露在你面前。要時時刻刻訓練自己的談吐。
因為貴人話語遲。
人們會對你不多的言語多加關注,甚至會揣測你每句話的含義。這都將幫你創造出更大的權力氛圍。
辯論賽的最佳辯手永遠不可能是一個好的說服者。當你閉上嘴的時候,才能讓你的追隨者誠惶誠恐的拜倒在你的麾下。你越是小心地控制住你的嘴,身邊人就越是無法猜測你的想法和意圖,你也就會越顯得是世上最靠譜的那個人。你的所有所作所為,才會讓人覺得跟著你也許真的能成。
千萬別像劉旦那樣,一張嘴就讓人看出來這是個標準的傻蛋。七年後,劉旦這個傻蛋再次浮出了水面。他仍然沒忘了自己的夢想。與此同時,這次他的盟友有了些力量。
昭帝的姐姐長公主,三號人物上官桑,御使大夫桑弘羊也跟著摻和了進來。
他們的目的是搞掉第一順位的霍光。
結果這夥人被霍光輕鬆地一勺燴了。
又是一場權力戰的高維打低維,水平差的不是一般的大。
在權力場中,政治高手的標配是:有眼光,性謹慎,有政務能力。
你要能踏實的走好每一步。
你要有眼光看清這風起雲湧的潮起潮落,知道什麼時候加入,什麼時候袖手。
你要能處理好這錯綜複雜關係萬民的國家政策,將壞的零件修好,將這架機器理順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