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夜學習和思考,累了就站在庇護所巨大的落地窗邊,看看外面無垠的星河。
這種安靜的生活,對那些性格外向的人來說或許很無趣,但季鳴卻非珍惜自己獨處的時間,從小到大,一直如此。
中午,秦章找到季鳴,十分驚訝說道:“你到底用了什麼魔法?僅僅一上午,就收到了上千封求職信,人事部已經忙到飛起,正在挨個約見這些求職者呢。”
“我可沒有魔法。”季鳴只是笑了笑,“我不過是透過直播和日記,將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宣傳出去罷了。”
“就這?”
秦章覺得不可思議,自己費盡心機都招不到高質量人才,季鳴隨隨便便寫篇日記,就引來上千封求職信,差距也太大了吧?
季鳴道:“世界上的喜怒哀樂並不相通,例如有些人很喜歡酒桌文化,而我卻對此深惡痛絕,雖然我也喝酒,卻最討厭勸酒和相互吹捧。”
“科技圈也是一樣,無論直播還是日記,都是為了尋找和我們有著相同目標的人…”
隨著季鳴解釋,秦章漸漸明白了,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季鳴祭出特色鮮明的大旗,試圖將利維坦科技打造成瘋人院,打造成理想主義者聚集之地。
之前秦章的失敗,是因為他只考慮到員工的物質訴求,忽視了他們的精神世界。
而現在,全世界科技工作者都知道,利維坦集團不但薪水給的高,還是一家願意為了夢想而奮鬥的企業,該怎麼選擇,結果不言而喻。
午休結束後,季鳴又回到實驗室,和同事們一起繼續展開實驗,合成新的高分子正負極材料,驗證電氣效能。
這項工作對季鳴來說並不算難,因為他不過是把利維坦科技,複製到地球而已。
唯一的問題在於材料,同樣是高分子碳負極,但以地球工藝製備出來的材料,往往達不到利維坦文明的技術要求,所以季鳴必須想一些辦法,不斷提高負極的材料學效能。
在第一天能量密度七百三十一的基礎上,第二天達到了九百八十五,第三天突破一千三,第四天一千六,第五天繼續氣勢如虹,直破兩千大關!
與此同時,季鳴的日記也每天更新。
瘋人院日記:05。
“很多熱心網友留言指出,直播中我們的科研團隊氣氛沉悶,有事情相互交代一下,平時大家各忙各的,成員多數都不怎麼合群。”
“在六十年代的北大荒,有一個知青也很不合群,他總是在一個人看書,一個人背單詞,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同伴向領導反映,這個知青一年到頭講不了十句話,恐怕是腦子有毛病,最好送到醫院看一看。”
“於是,領導找知青談心,結果他還是一言不發,嘗試過幾次後,領導發現這人簡直就像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於是便放棄了對他的挽救,任由他自甘墮落下去。”
“直到多年以後,這個知青成為華夏外交部長,操著一口流利英語,在國際外交舞臺上長袖善舞的時候,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他並不是真的孤僻,也不是真的沉默,他其實很會講話,只是相對語言,他更喜歡思考罷了。”
“性格並不重要,瘋人院歡迎一切孤僻的,古怪的,沉默的,張揚的,文藝的,陽光的,浪漫的人加入,反正你們只要來了這裡,全都是瘋子。”
“瘋人院開張第五天,昨天實驗的基礎上,我們改進了負極材料,能量密度兩千大關,正式告破。”
……
破兩千了!
能量密度真破兩千了!
飛機起飛後,雷老闆看著季鳴最新的日記,心情久久無法平靜,激動的渾身顫抖。
短短几天時間,年輕的季鳴已經迅速成為華夏,乃至全球科技圈最炙手可熱的人物。
每天都有數千萬科技愛好者,透過直播圍觀利維坦實驗室,而季鳴的瘋人院日記,則被翻譯成數十種不同語言,並且引發了轟轟烈烈的跳槽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