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道,又名陳倉道或者嘉陵道,由漢中走沮水道路過當,徽兩縣後走故道河谷至鳳縣後向北,便是陳倉,這裡是韓信擬定北伐的重要地點。
而棧道此時,已有漢軍增兵修建,每天增兵數百人,已迷惑章邯,讓他忽略其餘可以北上的要路,雖然陳倉以北也有雍軍的幾處要塞,卻沒有太多兵馬,想要阻擋漢軍,更是難上加難。
而此時已經是八月中旬,天氣漸漸轉冷,一支約十萬人的隊伍,如長蛇般向前行進,隊伍最後方,是一輛輛輜重車,車輪轂皆以鐵質為主,可以經受山路的崎嶇顛簸,而在隊伍最前方,一杆纛旗迎風飄揚,纛旗整體呈青色,上書一個斗大的韓字。
這支隊伍,便是韓信率領的北伐軍隊,多以騎兵和步兵為主,為了能夠儘早走出故道,這支軍隊已經由五人一排縮減到三人一排,保證行軍通暢,而此時,漢軍的軍袍也多以紅色為主,這是代表火德,寓意劉邦乃是赤帝。
而在這支十萬人之後,相距百餘里是劉邦的主力部隊,遠比項莊想象的兵力要多,劉邦的主力部隊已多達二十萬人,近半年的勢力積攢,外加劉邦廣佈恩德於蜀漢之地,百姓感念劉邦恩德,皆願意從軍,追隨劉邦北伐。
漢軍浩浩蕩蕩,逶迤前行,韓信此時馭馬行進在中軍,這裡擁有三千衛軍,是韓信親自挑選,人人身材魁梧,皆可以一當十,被韓信留在中軍聽用,成為了韓信的親兵隊,人人身穿黑色袍服,很容易便可區分出他們與漢軍主力部隊的不同,而一旁,是這次北伐的左右副將灌嬰與周伯,還有一將,乃是樊噲,他已率領三萬先鋒騎兵率先行進,作為先鋒,直抵陳倉。
此時可以說,漢軍是如魚得水,有了韓信的訓練,漢軍變得更加精銳,老弱病殘皆被調撥到後勤部隊,能夠留在前線殺敵的,都是年輕力壯之輩,而漢軍還有一大特色,他們無論是騎兵還是步兵,無論是否上陣殺敵,每一個士兵都有一件輕甲護身,這是韓信親自下令軍器監打造的,為了讓將士們在上陣殺敵時,能夠更加勇猛無前。
而此時隊伍還在緩緩前行,周伯與灌嬰不知商量了什麼,很快,灌嬰馭馬來到韓信身旁,拱手道:“大將軍,將士們已經連續行進一上午了,此時太陽正足,不如讓將士們在前面歇息一會,吃口飯再趕路不遲。”
韓信始終在思索著什麼,此時被灌嬰打斷沉思,他抬頭看了看天,太陽正足,隨後他又看了看灌嬰,這才問道:“還有多久能出秦嶺?”
灌嬰並不是十分熟悉這條路,他給一旁的親兵遞個眼色,親兵會意,立刻走過來,將地圖交給灌嬰,灌嬰在地圖上找了好一陣才找到此時中軍所在的位置,他大概估算了一下,有些洩氣的嘆道:“估計,還得有三百多里路。”
韓信微微點頭,他估摸了一下行程,如果不出意外,天黑的時候,可以行出秦嶺,點頭道:“命令三軍就地休息半個時辰,半個時辰後我們繼續趕路。”
……
故道口以西十里地,這裡坐落著一座軍營,擁有守軍近萬人,守營軍將乃是王離麾下驍將孟濤,常年駐守在此,只因漢軍沉浸在東面修理棧道,孟濤從來沒有想過,漢軍會從這裡北上。
而這幾日,這裡也十分平常,一點也看不到半個漢軍斥候的影子,孟濤也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逍遙自在著。
按理說,這裡不允許攜帶女人進軍營,但是孟濤卻從來不理會這些狗屁軍規,他每天晚上都會帶一名或者兩名年輕貌美的女子,女子多來自陳倉或者渭河以北的虢縣,那裡的窯子特別多,也許是章邯對這裡管制不嚴吧,這裡的賭博也十分興盛,每天都有賭徒聚集在這裡,就連孟濤麾下的駐軍也時常逃出軍營,去陳倉或者虢縣耍錢,喝酒,玩女人。
這一日也一樣,孟濤從虢縣歸來,拉著兩個女人,女人嫵媚的半倚在孟濤的懷裡,後面,幾名親兵眼饞的看著這兩個女人,但是他們卻無福消受。
剛剛來到軍營門口,一名屯長迎了上來,拱手道:“將軍,王離將軍派人來了。”
“什麼?為何不早通知我!”孟濤略顯不悅,他把懷中的兩個女人向身後一推,親兵們立刻接住了這兩個女人,孟濤看著幾名親兵,冷哼道:“不許碰我的女人,把她們帶到我的牙帳裡,我一會就回來。”
幾名親兵連連唱諾,帶著兩個女人匆匆離去了,這時,孟濤整理一下自己的長袍,這才大步向營內行去,一路上,巡邏士兵紛紛向孟濤行軍禮,這種感覺,是孟濤最喜歡的,有種居高臨下的感覺。
很快,孟濤來到了中軍大帳前,一名把守營帳的親兵迎上來,輕聲對孟濤道:“是王離將軍麾下的參軍,徐亮。”
孟濤點點頭,親兵替他掀開賬簾,孟濤緩步走入了大帳,只見一名中年人正坐在客席上靜靜的品茶,孟濤大笑著迎了上去:“讓參軍大人久等了,我之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