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臣趕忙放下酒杯,誠懇道:“願聽教誨。”
“莫要稱王,眼前的浮誇只是地獄的敲門磚,腳踏實地,才能步步高登。”說完,項莊滿飲杯中之酒,呂臣略作思索,也隨即笑道:“項莊將軍的話,我記住了。”
這一頓飯,眾人喝得極盡歡暢,雖然項莊沒有許諾呂臣什麼,但從本質上講,呂臣已經歸附了楚軍,而且,陳縣的王宮已被銷燬,呂臣的精銳部隊在與秦軍一戰之後,死傷殆盡,在項莊眼中,呂臣已經興不起什麼大浪了。
而三天後,項莊集結楚軍,此時項莊麾下的兵馬,僅剩兩萬七千餘人,其中,有一千多人帶傷遠行,在離開陳縣不久,項莊得到了櫟陽情報網點的彙報,自從宋留投降秦軍後,被押送到咸陽,交予二世皇帝處置,而胡亥卻因宋留叛離過秦國,處以極刑,手段極其殘忍,震動朝野。
十天後,項莊的軍隊來到汝陰,在這裡渡河,向泗水郡進發。
。。。。。。
自從楚軍決定北上之後,兵分兩路,一路走廬山郡,進入陳郡,從陳郡轉道,進入泗水郡,而另一路,則是由項羽擔任先鋒的楚軍主力,從丹徒河港乘船,在廣陵北上。
項羽奪下廣陵後,沒有半分停留,繼續北上,而項梁率領主力渡江後,卻在廣陵駐紮半月,整頓兵馬,並且等待補給物資,待物資充足後,乃率兵繼續北上,向泗水郡行去。
在行到東陽縣附近的時候,一名騎兵疾馳而來,快到項梁身前,拱手道:“大將軍,項羽將軍已將盱臺縣控制,盱臺縣縣令陳嬰,東陽縣守將蒲善已經歸降,並集結青壯約三萬人,已向徐縣進兵,特命我來稟告大將軍。”
聽完彙報,項梁不禁仰頭大笑,回身看向項伯,大笑道:“羽兒真乃虎將也。”
清晨,徐縣城樓上一通鼓響,東門緩緩開啟,這裡地處平原,到處是一望無際的曠野,在一條寬闊的馳道上,這裡緊挨洪澤湖,不過在這個年代,洪澤湖還沒有形成,只是淮河的一條分支罷了,此時,項梁的三萬主力正在緩緩前行,不久,徐縣的城頭出現在眾人眼前。
在城樓前,一千戈兵列陣兩旁,幾個人騎馬焦急等待,直到看見遠方隱隱出現的楚軍旗幟,為首的一名少年將軍興奮的大笑道:“他們來了。”
此人就是項羽,在他身旁,是蒲善和陳嬰,二人也極為興奮,聽聞,江東項梁是極為英雄的人物,此時的楚軍,也不像幾年前,默默無聞的蟄伏在江東,此時楚軍的聲威在山東之地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在一陣雜亂的馬蹄聲中,眾人在隊伍中,找到了正在行進的項梁,項羽一馬當先,來到隊伍前方,跳下馬,單膝跪在項梁身前,激動道:“侄兒見過叔父。”
許久不見,項梁也十分想念項羽,雖然項梁感覺鼻子酸酸的,但他還是強忍住淚水,沒有流出,勒停戰馬,項梁下馬輕拍項羽肩膀,以示安慰,這時,陳嬰和蒲善也來到了近前。
陳嬰將一冊竹簡雙手奉上,朗聲道:“下官陳嬰,曾任盱臺縣縣令,如今願意歸降楚軍,這是我麾下軍籍,請項梁大將軍收納。”
項梁接過軍籍,大概看了看,笑道:“軍籍我收下,全部納入楚軍編制,但……這支軍隊,你繼續統帥吧。”
陳嬰激動,拱手唱諾,這時,蒲善也走上前,拱手道:“末將蒲善,曾任東陽縣守將,如今來降,請項梁大將軍收納。”
“蒲善?”項梁輕唸了一句,此人極得項羽賞識,誇讚他勇猛無匹,項梁看著蒲善,滿意的點點頭,笑道:“我代表楚軍,接受你的投降。”
眾人皆大喜,紛紛起身,這時,一名騎兵疾馳而來,拱手道:“大將軍,有一人自稱董緤,是東楚軍使者,想要求見大將軍。”
“人在哪裡?”項梁緊皺雙眉,詫異問道。
“在徐縣等待大將軍呢。”騎兵拱手回道,項梁點頭,擺擺手,令道:“你去告訴他,我馬上就到,讓他在那裡稍等一會。”
騎兵唱諾離去了,這時,項伯在旁詫異道:“東楚國來使,莫非想要勸說二哥歸附他們嗎?”
“極有可能,但他們太低估我了,羋景駒乃楚國偏族,難道我會甘心投效麾下嗎?”項梁不禁冷笑一句,笑聲中帶著輕蔑,沉吟片刻,項梁決定,還是先會會這個董緤再說,想到此,項梁翻身上馬,看著眾人,令道:“向徐縣進發。”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