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此時已奔回本陣,把蒲善往地上一扔,幾名親隨立刻將蒲善綁縛押走,這時,項羽揚起長槊,大喝道:“將士們,立功的時刻到了,隨我殺進去!”
三軍吶喊,追隨項羽直奔東陽縣南門而去。
百餘架雲梯搭上東陽縣城頭,楚軍奮不顧身,向城中湧去,被堵在門外的秦軍跪地求饒,哭喊聲一片,但楚軍鋒利的長矛卻無情的刺向了這些秦軍,一時間,血流成河,東陽縣陷入了戰火之中。
。。。。。。
屠城持續了一下午,當楚軍收攏軍士,張榜安民的時候,東陽縣內已是一片焦土,大街上,到處是橫躺豎歪的屍體,大火引燃了民宅和商鋪,逃難的百姓被楚軍無情的困在城中,此時,一批批楚軍馳騁在街道上,搜尋著依然處在反抗狀態的秦軍。
在縣衙內,項羽高坐再上,下面,四名副將各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多時,幾名親兵押來蒲善,此時蒲善已經清醒,雖然胸口還是有些劇烈疼痛,但蒲善的意識卻比剛剛要好了很多。
此時,兩名親兵探手按住蒲善,想讓他跪下,但蒲善卻咬牙傲立,始終不肯有半點屈服,這一幕,被項羽看在眼中,自古英雄惜英雄,項羽向親兵擺擺手,兩名親兵退下去了。
這時,項羽大步走到蒲善身前,親自給他解掉繩索,朗笑道:“你我各為其主,我不怪你,如今,肯降否?”
“大丈夫戰死疆場,何惜之有,不降!”蒲善果斷回絕。
如果是以往,項羽一定會大發雷霆,然後處斬蒲善,但這一次,項羽卻因為蒲善的執著與忠誠,起了憐憫之心,他從後背摘下披風,給蒲善披上,這才笑道:“秦國暴政,塗炭百姓,已到了眾叛親離的時候,各路義軍,只為復國,推翻暴秦,讓百姓過上更加富庶的日子,難道你蒲將軍一定要枉死在東陽縣,才算英雄嗎?”
“這……”蒲善略顯遲疑,項羽已輕拍蒲善肩膀,笑道:“跟著我吧,一起建功立業,大展男兒之志!”
蒲善這次沒有在遲疑,而是單膝跪地,拱手道:“謝將軍不棄,若將軍肯信任我,我願親自前往盱臺縣,勸說縣令陳嬰來降,可否?”
項羽略作思索,這時,虞子期起身道:“既然蒲將軍有意,不如讓我和他走一趟吧。”
項羽被虞子期打斷沉思,搖手笑道:“既然蒲將軍已歸降於我,我又有何不放心呢?”
說著,項羽走到蒲善身前,給蒲善整理整理皮甲,笑問道:“幾日能歸?”
“若無意外,數日便歸。”蒲善拱手道,這時,項羽已從懷中拿出佩劍,一把鐵製配劍,交給蒲善,笑道:“我已此劍表明心跡,願蒲將軍早日歸來。”
項羽的信任,深深的打動蒲善,此時蒲善已淚眼婆娑,點頭唱諾。
蒲善離去的第二天,項羽率軍離開東陽縣,只下設一個屯長接管城池,等待項梁的主力部隊抵達,此時的項羽浩浩蕩蕩,向盱臺縣附近而去,在淮河南岸,紮下大寨,靜候佳音。
盱臺縣自從得知東陽縣失守,城中火光沖天之後,便閉城固守,嚴加防範。
此時,一隊隊秦軍士兵在城頭巡邏,一隊隊剛剛徵集的民夫吃力的向城頭運送滾木雷石,幾口大鼎被高高架起,裡面,裝滿了糞湯,下面的木材也已準備就緒,只等楚軍攻城,便會點燃大鼎。
就在城頭一番忙碌的時候,城下,忽然有十餘人馭馬而來,快到城門前,為首一員大將,手提長矛,高聲喝喊:“城上的速速稟告,蒲善求見陳大人。”
。。。。。。
說明一下,陳嬰應該是在東陽縣,這裡,老仔寫作的時候有點偏差,把陳嬰寫到盱臺縣了,大家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