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孔鮒輕嘆一聲,又道:“如果當初不是老夫答應周將軍要留下照顧魏咎公子,恐怕幾個月前,我早已過江去吳會之地了,如今時機成熟,陳郡已不能久留,我決定,今天就啟程,去江東。”
見孔鮒去意已決,周市不便再勸,只得回身令道:“去準備百鎰黃金贈與孔老。”
一名親隨唱諾離去了,這時,周市又看向陳平,令道:“你去選二十個身手最好的軍人,護送孔老去江東。”
孔鮒剛想開口拒絕,周市已拱手道:“孔老對魏家的恩義,我們永記在心,今日一別,不知何日才能相見,區區百金,聊表寸心,還請孔老莫要拒絕。”
這是周市的一份心意,孔鮒知道,自己不能再婉拒,只得拱手笑道:“好吧,心意我領了,還請周將軍善待魏地百姓,促進農業,多養耕牛,使濮陽能夠儘快回覆生產力,只有糧食在手,才能穩定軍心,才能百戰不殆,才能抗衡秦軍。”
說到這,孔鮒又道:“而且,魏地地處要衝,是秦軍必爭之地,他日若秦軍壓境,周將軍不可力戰,當退則退,不可因一時貪念,害了魏國數萬大軍。”
周市見孔鮒臨別,依然為自己考慮後路,只得嘆口氣,拱手道別,片刻之後,眾人分道揚鑣,一南一北,各自離去。
。。。。。。
八月末,按照秦律,新年將至,但魏國此時,已廢除秦法,使得每年的一月,成為了新年的開始,此時,魏國的王宮已經告竣,王宮有百餘座殿宇,規模宏大,象徵著大魏的重新崛起。
在濮陽南門,兩千魏軍已換了新的袍服,他們高舉魏國紫色的旗幟,在城門兩側列陣。
城樓上,鼓聲喧天,這是歡迎魏咎歸來的鼓聲,不久,在寬寬的馳道上,出現了一條黑色的曲線,曲線越來越近,他們從小黑點逐漸變成密密麻麻計程車兵,排列著整齊的隊伍,正在向濮陽挺進。
這支隊伍有三千人,為首兩名將領,雄赳赳氣昂昂的馭馬而行,為首的是魏咎,在他身旁,是魏國的第一功臣,周市。
此時,濮陽城下,李巖焦急的等待著,不久,一名騎兵疾馳而來,興奮的大呼:“李將軍,公子回來了!”
李巖不禁大喜,他立刻令道:“快,列陣,奏軍樂!”
十天後,魏軍在濮陽北面,修築一罈,壇下五萬魏軍,高舉兵器,列陣兩旁,中間只有一條長長的直道,用紅毯鋪就,紅毯兩側,每十步站立一人,高舉魏旗。
不久,魏咎在周市,李巖和陳平等人的陪伴下,沿著紅毯,向高壇行去,快到壇下時,周市等人停住了腳步,魏咎在兩名親衛的護衛下,繼續向上行走。
這時,鼓聲,號角聲,軍樂聲戛然而止,四周忽然變得極為安靜,魏咎在高壇上環視眾人,這是他的軍隊,是大魏國起家之本,他要魏國從今天開始,重新振作,恢復往日的雄風。
一名負責典禮的官員走上高壇,將佩劍,虎符,令牌,璽綬,王袍和王冕等物依次交給魏咎,並對眾宣佈,大魏國正式成立。
魏咎高舉璽綬,重臣,眾將和士兵們匍匐在地,高呼千歲,這時,各國使臣獻上賀禮,魏咎在高臺上朗聲宣佈:擢令周市為丞相,李巖為大將軍,陳平為中大夫……
。。。。。。
鄭縣,寧秦,胡地,周文已連敗三戰,不得不退出函谷關,秦將章邯非同小可,此時周文駐軍在曹陽縣,收攏敗卒,獨自悶在帳中,整日裡鬱鬱寡歡。
親隨已離去十天了,向陳勝請求援軍,可遲遲沒有訊息,眼看秦軍不日便會抵達,如果陳勝再不派遣援軍,周文深知,這一戰,自己很難打贏。
回想當初,主簿鄧晨的一番忠言,哪怕自己肯聽從半句,駐軍寧秦一代,嚴加防守等待援軍,也不會敗得如此慘烈,可偏偏自己頭腦一熱,以為可以所向披靡,一鼓作氣,推翻暴秦,如今自食惡果,周文懊惱不已。
勝敗乃兵家常事,周文並沒有因此而氣餒,而放棄函谷關,他在等待機會,等待重新殺回關中的機會。
就在周文胡思亂想的時候,親衛來報,章邯的軍隊殺來了,周文大驚,不得不下令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