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張楚軍浩浩蕩蕩,從歷城出發,向東行進,沿途,戰車隆隆,旌旗蔽日,兵戈鏘鏘,步伐矯健。
自歷城整兵之後,周市對軍隊進行了系統的部署,況且,歷城是濟北郡的軍事要衝,府庫充盈,若不是周市的軍隊強悍異常,恐怕想要攻克歷城,並非易事。
而不久前,周市把目光鎖定在臨淄郡,他並不是有心吞併臨淄的人,但臨淄郡毗鄰大海,是這個年代重要的鹽產地之一,這也是周市為何強力向此地進兵的原因。
也正因如此,周市不想過多傷亡將士,不想血拼臨淄,使自己大傷元氣,乃已何勇賢的人頭來恫嚇狄縣縣令,希望能夠兵不血刃,直逼臨淄郡。
此時,軍隊還在浩浩蕩蕩向東行進,卷夾著塵土,遮蔽日光。
數名斥候疾馳在鄉道上,他們避開大隊人馬,直奔中軍而去,不久,他們看到了不遠處,一身銀甲的周市,急忙加鞭行進,很快,他們來到周市面前,跳下馬,單膝跪地,朗聲道:“大將軍,我們有最新戰報!”
周市勒停戰馬,身後,陳平和李巖也隨之停了下來,這時,周市身後的一名親隨奔過去,從斥候手中接過一片竹簡,竹簡是斥候百長寫的,此時竹簡已送到了周市手中,周市大概看了一下,他的臉色極為難看,不久,周市回身令道:“前方空地紮營,停止軍!”
眾人見周市臉色有變,都知道,一定出了大事,但大家不好多問,只得領命離去了。
在濟河北岸三百里的一塊山坳旁,兩萬張楚軍紮下了大營,山道兩側,都有斥候往來巡邏,大概五個時辰,大營基本完工,士兵們忙碌的上山砍伐樹木,製作鹿角,準備在這裡過夜。
在一處不起眼的山林內,周市的帥營傲立在此,門口有百餘名親隨往來巡邏,而大營內,一盞油燈點燃,幾個人圍攏在地圖前,周市在沉默片刻之後,終於開口:“剛剛得到最新戰報,齊國王族的後人田儋,殺死狄縣縣令,在狄縣擁兵自立,打著齊國旗幟,招兵買馬,四方響應,此時已擁兵三萬多人,聲勢浩大。”
周市說到此,看了看眾人,見大家都在凝視自己,周市又道:“而且,聽聞,他已出兵於陵,在那裡佈防,準備與我軍一戰,如今形勢有變,我們不得不商討對策,是戰是和?”
周市的話極具分量,當初東進,臨淄郡還掌握在秦國手中,他們可以用伐秦的口號,號召齊國百姓,暴起抗秦,再由周市高舉義旗,興師伐罪,齊地可定,但此時,田儋在齊地高舉義旗,百姓響應,那麼周市再插足齊地,還能得到齊人的支援嗎?
如果不能得到支援,那麼,周市在齊地很難立足,這屬於侵犯,弄不好,會與齊國結仇,得不償失。
但李巖卻不這麼想,他是一名戰將,他的想法,永遠已征服為主,此時他已拍案怒道:“小小田儋,不足為懼,況且我們跋山涉水,千里迢迢,難道就此退軍嗎?”
周市被李巖的話說中了要害,如果就此退軍,士氣一定會受挫,想到此,周市不禁輕嘆一聲,一步錯,步步錯,此時該如何收場?
就在周市略顯無奈的時候,陳平卻笑言:“大將軍是不是再為如何退軍苦惱?”
周市被陳平說中心事,不由問道:“可有良策?”
陳平點點頭,他又看了看地圖,嘆道:“將軍即使佔有齊地,又能如何?我們一旦回軍,攻伐魏地,臨淄必然要留守重軍,否則此地不穩,可一旦留有重軍,那麼,我們能帶走多少軍隊?從臨淄到東郡,戰線如此長,我們又需要多少兵馬去維持,需要多少後勤兵馬去輸送補給?所以,將軍不妨放棄東進,賣個人情給田儋,結盟齊國,他日,可為魏國的後援,豈不更好?”
周市聽著陳平的分析,心中暗暗思討,陳平的話句句說中要害,但周市此時想的,卻是如何向將士們交代,用什麼藉口才能名正言順的退兵呢?
這時,陳平卻繼續笑道:“將軍若不棄,我願出使齊國,已三寸之舌,說服齊國結盟,而將軍何不已東郡有秦軍出沒,我軍後方危急為由,撤兵西進?那時,何人還敢枉議此事?”
短暫的沉默,周市和李巖皆認為陳平的計策不錯,三人不約而同的大笑起來。
。。。。。。
十天後,一支三十人的騎兵隊沿著山路,來到了於陵縣南門,門外有重軍駐守,鹿角橫亙在道路兩側,這時,一隊身穿青色軍袍的齊兵圍了上來,喝道:“什麼人?”
“請轉告齊王,周市麾下特使,陳平前來拜訪。”馬上,陳平拱手道。
這時,一名齊軍軍官喝止了陳平一行人,命令士兵禁嚴,這才勒轉馬頭,向城內奔去,大概一炷香的時間,這名軍官又奔了回來,朗聲令道:“大王有請,請跟我來吧。”
在百餘名齊兵的護衛下,陳平等人穿過長長的街道,向縣衙行去,在縣衙外,齊軍分兩路列陣,縣衙內軍樂聲聲,這時,一名身穿棕色皮甲的少年軍官迎了出來,笑道:“您就是陳平將軍吧?我家大王等著呢,請隨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