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七手八腳,把囚徒紛紛捆住雙手,抱怨聲,怒罵聲響成一片,但劉邦等人沒有理會眾人的不滿,帶著隊伍,再次踏上了西進的腳步。
為了防止再有囚徒逃走,劉邦和周勃這次跟在隊伍後面,衙役們在前,隊伍緩緩行進,劉邦也不敢在飲酒,雙眼警惕的盯著前方,可即便如此,半柱香後,前方卻再一次發生了騷亂。
劉邦整顆心都吊起來了,他駕著馬,匆忙趕去,幾個衙役苦惱的坐在地上,幾個被割斷的繩子在他們身前,很顯然,又有囚徒逃走了。
“跑了幾個?”劉邦嘶啞著嗓子問道,其中一名衙役苦笑著搖頭,嘆道:“十……十個。”
劉邦絕望的嘆口氣,指著前方,大澤中的亭子,令道:“去那裡休息一夜,明天再定行止。”
大澤裡,那個曾經與項莊,公孫泰一起飲酒之處,劉邦苦著臉,再次坐在了原有的位置,此時,他的心是苦的,他的淚已搖搖欲墜,彷彿,一瞬間,世界變得漆黑無比,再也沒有一絲光明。
時間彷彿回到了過去,公孫泰的話迴盪耳邊:‘劉邦兄既然厭惡眼前差事,何不做些買賣?’
當時自己為了那點微薄的俸祿,還駁斥了公孫泰,此時想來,也許,他是對的。
而且,眼下,逃走了十多人,自己該如何向朝廷交代?就算自己入伍充數,也不夠抵債,劉邦苦惱中,喊來老婦,要了五壺酒,讓眾人一起喝,可這個時候,誰也喝不下去,劉邦只得自己端上酒壺,大口喝下。
一壺……兩壺……直到劉邦喝到第三壺的時候,一個大膽的想法在劉邦腦中閃現,此時,他已酩酊大醉,踉蹌起身,拿起第四壺酒,猛喝一大口,吼道:“把人都給我帶上來!”
三名衙役和周勃驅趕著剩下的三十多個人來到了酒鋪附近,劉邦微眯雙眼,目光在每一個囚徒身上游走,他嘶啞著聲音道:“把人都給我放了!”
眾人似乎沒聽懂,都靜靜的凝視著劉邦,不久,劉邦見無人動手,再次含糊的喊道:“把人都放了吧。”
這次,所有的人都驚呆了,三名衙役慌忙抽//出銅劍,怒視劉邦,周勃見情況有變,大吼一聲,揮劍擋在劉邦身前,雙方僵持不下,這時,劉邦輕嘆一聲,走前一步,無奈道:“暴秦苛政,豈能久存?如今逃走了十多人,即使我們走到咸陽,也不過自尋死路而已,與其走死咸陽,不如我們大家就此別過,各奔東西,尚且能苟活世上,不至殞命。”
所有人都低頭不語,囚徒們也感激的看著劉邦,不久,眾人七手八腳的解開囚徒們手上的繩子,囚徒們跪在劉邦身前,紛紛叩首:“多謝亭長活命之恩。”
劉邦放下手中酒壺,與眾人對拜,彼此告別,這時,一箇中年人朗聲問道:“放了我們,亭長大人準備投奔何處?”
見那人問起,劉邦輕嘆一聲:“山林野地,四海漂泊,居無定所,只要秦國不滅,我將永世逃亡。”
劉邦話語淒涼,眾人聽後不禁低頭,這時,剛剛那個中年人拱手拜倒:“若亭長大人不棄,我紀信願意追隨大人,一起逃命天涯,永不相負!”
大約有二十餘人走上前,紛紛跪下,在劉邦面前高喊:“對,我等也願跟著亭長大人,不求富貴,只求活命。”
劉邦見眾人都願與自己一起逃亡,心中大喜,忙不迭從從酒館中取出兩壺酒,在老婦那討要幾個碗,大家依次喝下同心酒,這才將手中酒碗摔碎,惹來老婦焦急的怒斥聲。
留下一些半兩錢,賠了老婦的碗錢,劉邦與眾人整理行裝,與那些不願離去的人道別,匆匆離開大澤,向遠處山間行去。
恐官府得知訊息,在半路打劫,劉邦等人白天睡覺,晚上趕路,匆匆離去。
這一刻,劉邦知道,自己再也沒有回頭路了,離開這片大澤,自己只能在山中拉起大旗,方可保命,否則一輩子游蕩,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回想家人,回想年邁的父親,忙碌在家中的妻子,三個弱小的孩子,劉邦輕嘆一聲,牽著馬,加快步伐,向山中快速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