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呂府,眾人沒有直接去郡守府,而是沿著街道,來到了一家名為‘呂氏匠鋪’的店裡,一名夥計很殷勤的迎了上來,給項伯行一禮,笑道:“東家,你們來了。”
這時,項伯指著店鋪笑言:“這家就是咱們的匠鋪,雖然規模不大,但打造所需物品,已經足夠了。”
項梁點點頭,項伯打發夥計離去了,眾人穿過前堂,在後院拐個彎,來到了一個秘密倉庫,庫裡存放著二十餘口大箱子,其中,有一部分是項梁從下相帶來的財務,還有一部分,是這半年多,匠鋪打造的劍和戈頭,這時,項梁看向一旁的項羽等人,笑道:“這是我們項家的產業,羽兒,莊兒,猷兒,你們知道,為什麼我要在會稽開匠鋪嗎?”
項羽笑言:“已我們項家的實力,還不足以撼動會稽,我們必須打造武器,才能增強自身。”
項梁點點頭,但項羽只說對了一半,這時,一旁的項莊笑道:“暴秦苛政,百姓們已怨聲載道,不久,抵抗暴秦的戰爭必會爆發,可如果叔父想要掌控會稽郡,在江東佔有一席之地,恐怕僅僅依靠項家現有的力量是不夠的,只有擁有武器,武裝那些農民和胸懷大志的江東兒郎們,我們的勝算才會更大。”
項莊的話,又貼近了幾分,項梁不禁掠須大笑:“天下形勢,瞬息萬變,秦國還能否繼續強大下去,這些我們不能預料,但提前做好準備,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任何狀況,這是必須的!”
說到這,項梁開啟其中一口箱子,從裡面拿出一把青銅劍,劍長三尺,項梁用手撫//摸劍刃,笑道:“無論未來形勢如何,只有武器在手,才能手掌乾坤,才能有資本逐鹿中原,推翻暴秦,光復大楚,這些,你們懂嗎?”
眾人紛紛點頭,項梁又笑道:“你們是我們項家未來的希望,是未來光復楚國的中堅力量,我不知道能不能等到那一天,但項家復楚的決心必須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眾人朗聲念道,項梁此時已把劍放回到箱子裡,蓋上蓋子,笑道:“所以,匠鋪的發展,關乎我們項家未來的命運,我會讓你們其中一人掌管匠鋪。”
三人用期待的目光看向項梁,掌管匠鋪,那就等於自己能夠參與項家的核心力量了,這時,三人一起拱手:“願聽叔父安排。”
項梁滿意點頭,不再多說什麼,但項莊的思路卻隨著項梁的一席話,飛得更遠了,他不禁想起了後世,鐵劍大規模的替代了青銅劍,使得青銅劍在幾年內快速消亡,如果項家的軍隊都能夠配帶鐵劍,馳騁沙場,那會是什麼樣的感覺?
在這個年代,鐵劍之所以沒有大規模生產,主要是冶鐵的溫度達不到,這不禁讓項莊想到了後世的風箱,如果能夠製造一批風箱裝備到匠鋪的話,冶鐵不是難題。
而且,青銅劍很脆,他沒有鐵劍的韌性好,如果在戰爭中能夠佩戴鐵劍,殺傷力也會得到大量提升,如此想著,又一個戰爭利器出現在項莊腦中,那就是複合弓,幾年前,聽說墨家曾有人制造並應用過這種弓箭,也許,這把弓可能是歷史上複合弓的前身吧,若是能夠改裝並大量使用,楚軍將成為秦末最勇猛,最無敵的一支軍隊。
可這個想法畢竟還不成熟,項莊壓下心中的胡思亂想,準備在空閒時,好好研究一下,這時,項梁等人已緩步向倉庫外行去,項莊收起思緒,緊隨而出。
。。。。。。
郡守府座落在吳縣的北面,距離護城河僅有數里的距離,在郡守府東面,是吳縣最大的兵府,駐守著大批軍隊,也正是因為兵府離郡守府極近,郡守府門前的守兵也不算太多。
快要中午的時候,郡守府門前的府兵正在交接,忙碌一上午的府兵站著隊伍,緩步離去了,就在這個時候,有幾個人騎著馬,來到了郡守府前,一名身穿黑色儒士服的中年人走過去,與府門前的軍官拱手笑道:“請轉告郡守大人,故人曹無咎來訪。”
曹無咎隨手在懷裡抽//出一片竹簡,交給那名軍官,軍官笑著行一禮,收下拜帖:“既然是故人,您請稍等。”
軍官拿著拜帖進去了,曹無咎回身向項梁等人點點頭,不久,軍官出來後,笑道:“殷大人有請,幾位,請隨我來吧。”
在軍官的帶領下,幾個人穿過前衙,來到郡守府客堂,客堂不大,佈置的十分雅緻,而且,遠離秦國紛擾的江東地帶,殷通更像是一個土皇帝。
項梁等人在客堂內轉了轉,這時,門外響起了腳步聲,幾個人慌忙迎了上去,殷通緩步走入,看到曹無咎帶著幾個人來拜訪,乃拱手笑道:“公務繁忙,讓幾位久等了”
曹無咎也回一禮,指著項梁和項伯道:“這兩位來自碭郡的大戶人家,準備安家吳縣,在這裡做些買賣,特來拜訪,希望殷大人能多多關照。”
項梁拱手笑道:“我叫呂梁,這個是我的弟弟呂伯,這三位是我的侄子,呂羽,呂莊和呂猷。”
眾人各自行禮,殷通聽說是大戶人家,不由大笑:“既然是曹無咎介紹來的,好說,好說。”